在迎接新的一年到来之即,笔者回顾歷史,以思考华裔未来该走的方向。
1981年揭开前首相马哈迪22年执政日子的序幕。他上位期间是我国经济严重衰退的时候,因此提出出口导向政策,其所倡导的工业化发展,需要赖以大量的劳动力与大规模国內市场为基础,除了引进大量外国劳工应对劳工短缺问题,他也在1982年9月巫统大会上首次提出大马实际人口可达7千万人,直至在1984年国会下议院的第四大马计划中期检討报告中,马哈迪正式宣佈大马最终在2100年达致7千万人口政策,以发展为名鼓励我国妇女生育至少5个小孩!
我国的人口相对少,国家有能力带来財富以支持更多的人口,大量的人口可创造大量的消费基础,透过开发人力资源的生產力来增加购买力以支持工业发展成长,因此我国可以计划达到7千万人口,以其他类似我国大小的国家经验而言,只要將人口转为有效的提供技能与具备生產力的人力资源,那就有利国家发展,反而不会让大量人口成为不利。
为推行此政策,国家家庭计划更新为国家人口与家庭发展计划,服务对象由產妇转移至家庭发展,为响应政策人口目標,国家人口与家庭发展局教育妇女如何生儿育女,鼓励早婚、提高结婚率、提供婚姻与亲职諮询,另外相关產假减税从过去3个为限增加至5个,並同时鼓吹建设幼儿照顾的配套,巫统前妇女组主席拉菲达甚至建议妇女应该19岁结婚以提早拥有5个小孩。
然而,新人口政策实施,华印裔生育率却持续下降,马来人生育率则从1980年的4.5%升至1985年的4.8%,马来人对领袖呼吁一呼百应的支持,领袖也以身作则,而华族却重质不重量,领袖也大量少生育和单身群,形成强烈对比。华族这数十年间还在爭执此政策是否可行?是否应支持?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点將‧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