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受邀出席雪隆福建会馆庆祝125週年举办的福建学讲座,担任主讲人之一。我演讲的主题是关於陈嘉庚的办学理念。在搜集资料中惊觉,大马华教的发展多与福建人的参与有关。有人说,那是“陈嘉庚精神”的延续。
然而,甚么是“陈嘉庚精神”?除了“倾家兴学”的出钱办校之外,陈嘉庚办学最强调的是“实学致用”。在福建籍华教人士之中,有林连玉、沈慕羽的“华教斗士”。但不应忽略的是,还有不少务实办学的华教工作者。
顏清湟指说,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上,尤其是1970年代独中復兴运动有重大贡献的功臣中,就有不少受到陈嘉庚精神的影响。如振兴吉隆坡中华独中的功臣李成枫、怡保育才独中迁校的功臣杨金殿,以及芙蓉中华独中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拿督陈世荣,就是很好的例子。
像李成枫,他以身作则出钱出力的振兴隆中华,获得社会各阶层人士赞赏,但他不沽名钓誉,不以此居功,並且放手让陈顺福校长对隆中华办学方针大改革,不断加强教职员阵容,充实教学內容和革新教学方法。
与隆中华一样,目前在学生质量皆颇获佳评的华文独中还有芙蓉中华和新山宽柔中学。芙中董事会重用陈开泰校长大胆教改,並早在1959年就已首创高中双轨制课程。
至於70、80年代新山宽柔中学董事长叶金福和郭鹤尧都是英文教育源流出身,办学方针也自成一格。然而郭鹤尧等“红毛直”的洋派作风,不能说毫无可取之处。他们对教育的务实態度,尊重学术专业,树立“董事不干政”的优良传统,是华校董教应该虚心接纳和学习的。
此外,宽柔校董黄復生自1987年歷任全国独中工委会技职教育局主任,在他积极策划和宣导下,全国独中竞相探討和设立技职教育课程,扩大独中的办学领域,也开拓了独中生的升学与就业管道。技职教育的倡导原本就是陈嘉庚“实学致用”办学理念的延续。
上引诸公都是福建籍的华教工作者。他们贯彻的教育理念和教改,內歛而务实。当然,福建籍华教人士也有很多是坚持以母语华语教授数理,是母语教育坚定的实践者。重振育才雄风、推动育才独中迁校的功臣杨苍茂、杨金殿就是福建人,后者杨金殿更是坦言陈嘉庚对他有颇大的影响。二杨为育才独中迁校筹款出钱出力,贡献卓著,而且杨苍茂等领导的育才董事会委任校长得当,锐意改革,致力提高学术水准,对董教总母语教育路线坚信不移,並对后进实行辅导班、汽车维修班、文美班。
在柔佛,同样是毁家兴学的新文龙中华中学“校父”郑振中,一生尽瘁於新文龙华教,聘得黄润岳掌校,在50年代校风大振,承教育部委托开办高师班,前后4届造就不少优秀的师资。而在峇株巴辖,也在“华仁中学之父”苏木有领导下,始终站稳民族教育立场,重用白纯喻校长,贯彻严元章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母语母文为主要教学媒介,確保学生成人成才,因材施教,同时提倡美的教育,每年举行课室佈置运动,培养学生热爱体力劳作的美德。以上所提及的郑振中、苏木有、白纯喻校长,他们都是福建人。
白纯喻校长出自檳城书香世家,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英文造诣深厚。但他始终坚持,通过母语母文教学是最直接、最容易吸收知识。因此中学数理化及史地应以母语母文为教学媒介,以收宏效。
教育所为何事?就是要为学生著想。所谓殊途同归。撇开浮躁的华教口號和政治话语,仔细探察继陈嘉庚之后,华文独中多元面向的务实教改,不就是华教永续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元素吗?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安焕然‧20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