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在中國似乎越來越說不通了!不少助人者,隨時會變成受害者,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日前,廣州軍區某部一解放軍戰士小劉騎腳車返回宿營地途中,看到一位老人暈倒在路邊,急忙撥通急救電話,與醫護人員一起將老人送往醫院。不料,老人的親屬趕來後,硬說小劉是肇事者。小劉無奈,只好取出3千元人民幣付了醫藥費。得知此事,該部隊領導立即尋找目擊證人,證實了小劉確屬見義勇為,才為他討回公道。
因為這件事,中國社會再一次引發“扶不扶跌倒老人”的爭議,龍的傳人的道德價值觀與互信面臨再一次的衝擊。
中國社會真的“病”了嗎?扶老原是人類“性本善”的一種本能,但好人反被誣告,好人反被冤枉的故事演了又演,已使到本可不假思索的善舉,變成了許多人眼中“必須考慮再三”的無奈。
誠然,在這個追求功利、追求既得利益、誠信欠缺的社會,中國人的傳統道德價值觀已變得愈加薄弱,富二代的趾高氣揚、貪官污吏的胡作非為、黑心食品的無孔不入、姦殺劫掠的層出不窮,在在說明了禮義廉恥的傳統美德已被拋諸腦後。
中國當局必須正視這種道德淪落的社會亂象,除了繼續倡導及弘揚尊老敬老的精神外,也須建立一個機制,對行善者提供保護,也對訛詐者追究責任,撥亂反正,為做善事、做好事的人製造良好的環境,讓行善者能夠感受“行善”的滿心歡喜。
“扶起老人前,先扶起道德”,呵護好心人的道德行為,匡正逐漸被扭曲的道德價值觀,將是破解“扶與不扶”的習題。如果放任道德滑坡繼續深化,恐怕有一天真的沒人願意“扶老”,人人都見死不救,那就真的可悲了!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張雪民‧201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