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以前唸國中的弟弟,有沒有讀過中國近代史,他搖頭示意沒有;那知道辛亥革命嗎,“有聽說”,仍舊一臉茫然;知道孫中山曾在檳城策劃革命運動嗎?“是哦?”,開始狐疑;我停止對話,把最近工作上整理過的一篇辛亥革命系列的報導遞給他,“好好看看這篇吧!”
我中學唸的是獨中,辛亥革命、武昌起義、黃花崗起義都是熟悉的歷史“名詞”,曾為了應付考試背了事件的年份及標準的“解釋”,但問我,知道孫中山曾來馬號召革命義士嗎?我一樣也是尷尬地搖頭。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兩岸等地都有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及研討會,許多塵封的往事再次被掀開,人們開始討論、推敲考證,歷史故事躍出了教科書,有了更具體、更有血肉的樣貌。
我這才知道,歷史書上的“名詞”竟然跟我的生活有點關聯。
原來,孫中山與我國多個地方都有淵緣,從1905年開始,他曾在芙蓉、瓜拉庇勞、吉隆坡、馬六甲、檳城,太平、江沙、和豐、怡保、務邊、九洞等地的礦場、橡膠園和街市,宣傳革命理念並組織同盟會。其中,檳城他就到過5次,後來還把海外革命基地遷移到這裡,他的家人與孩子都曾陸續來此居住過一段時間。
據說,當時革命運動到處碰釘的孫中山,一度灰心失望,但卻因在檳城召開的庇能(檳城)會議獲得僑胞熱烈的支持,讓他重拾信心,這個會議敲定了後來的黃花崗起義。在會議上,孫中山激昂的救國演說,打動了許多僑民,讓他不但籌集了革命經費,也徵集了許多仁人志士慷慨赴義。
黃花崗起義最終失敗,但卻喚醒了同年10月的辛亥革命,最終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了亞洲第一民主共和國。而葬身黃花崗上的72義士,有多達30人來自新馬一帶。孫中山當年才有“華僑乃革命之母”的肺腑感言啊。
但這些都不在教科書上,在我的學習經驗裡,歷史與生活是完全分割的,任何歷史事件都是別人的事,成果是別人的、教訓也是別人的,統統與我無關。上歷史課時,我只是一次次掙扎地撐開越來越沉重的眼皮,與一堆別人的故事奮戰。
我想,任何歷史事件被載錄下來都有它一定的意義,讀歷史除了背年代及解釋外,如果也能思考它與我們今日生活的關係,不是比死背別人的事跡有趣多了。教科書編者、授課的老師可否多從生活出發呢?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蔡思潔‧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