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首相兼教育部長慕尤丁最近表示,政府考慮讓個別學校決定是否延續「英語教數理」(PPSMI)。這震驚了不少人,因為果真如此,將違背2009年3月7日大集會後,政府決定終止英語教數理的決定。
二戰終結的1945年至馬來亞獨立的1957年,是教育制度轉變的過渡時期,政府發表了《方吳報告書》與《拉薩報告書》。《拉薩報告書》三大重點包括:馬來語為國語,各源流學校採用相同課程綱要,以及通過教育從小團結各族。後來,政府通過《拉曼達利報告書》實施了這些理念。
1974年馬哈迪當教育部長,1975年教育部就制定了「學生秩序守則」,以控制學生群體。1971年制定的大專法令,顯然也很合他胃口。馬哈迪在90年代中推動大學使用英語為教學媒介。在馬大、國大等,只有社會科學、宗教研究與馬來文系等依然使用國語教學,其他科系都轉換成英語教學。在工大、理大、博大與瑪拉工藝大學,也只有兩成的科系採用國語教學。私立大專更幾乎是百分百使用英語。
2001年準備落實英語教數理時,馬哈迪完全沒有參考統治者、閣員與專家的意見。創造「2020年宏願」的他,顯然認為國民掌握的技能,依然不足以實現他的宏願。因此他決定走捷徑,推出英語教數理,讓人民能更迅速吸收新知識,提升競爭力,以達成宏願。違背國家教育哲學,甚至憲法精神,對他而言並不是問題。
國家教育哲學說明政府必須為城鄉學生打造公平的教育環境,但由於師資、設備等的不足,平等是很難達成的。假設城市人大多說英語,鄉區民眾則繼續說母語,我們將沒有一個團結全民的語言,國民團結也很難實現。顯然,英語教數理政策不但沒實現憲法所期望的,即讓國語高人一等,反而導致說國語的民眾產生了自卑心理。《拉薩報告書》提出44年後,崇高的目標卻被政府自己所漠視。
讓學生在高中分為理科班與文科班,其實是看輕學生能力的做法,也剝奪了學生發掘本身廣泛潛能的機會。理科班成了精英聚集之地,不確定本身前途的人則進入文科班;這是不依據個人興趣所規劃的強迫學習。這造成了社會的分化,理科生被視為不懂得欣賞藝術,文科生則被認為無法在世界上競爭,因為他們無法掌握科技。這會導致人力資源的不平衡。
哲學家蘇格拉底被雅典人強迫喝毒藥,臨死前囑咐他的學生剋里托:「我們應該還給阿斯克勒庇俄斯(古希臘神話中的醫神)一隻公雞,記住這件事,千萬別忘記。」有人認為,這顯示蘇格拉底相信死亡才是生活的解脫。可是在我國,被廢除的政策卻能起死回生。
古希臘的城邦斯巴達是個階級分明的社會。國家栽培強壯的小孩當兵打仗,而體弱多病的兒童就因為會讓國家蒙羞而被殺。看來在大馬,無論城市或鄉村,國小或國民型小學,只要能力不佳,學生就要準備被打入社會底層,這與斯巴達沒什麼不同。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转载 作者:Zul Fikri Zamir Mohamad Munir是本地大學研究生。
《The Malaysian Insider》評論 2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