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

18-10-11 回饋社會,財富有值

“公益從心,教育至上”公益金為61間受惠學校帶來2千611萬令吉撥款。這筆巨款是由商界富豪,透過公司名義,將自己所累積的財富,通過公益金回饋教育界,培養更有素質的下一代。

富豪們對社會慷慨回饋的精神,值得讚揚,他們這種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得到國人的崇敬和讚揚。我想起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設立的比爾暨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他們對社會作出的回饋更是無私,在教育的貢獻確實給學者和研究生帶來曙光,單單在美國國外,就撥出高達100萬美元的獎勵。蓋茨也曾捐贈2億1千萬美元,成立蓋茨劍橋大學獎學金,幫助就讀英國劍橋大學的學生,解決學費問題。

另一位傳奇人物是約翰.洛克菲勒,也是一位典型的慈善家。美國最為著名的芝加哥大學就是由他捐建。他一生堅持“盡力賺錢,盡力存錢,盡力捐錢”的人生目標。他也普遍被視為人類近代史上首位億萬富翁,財富總值折合今日的現金應該有3千億美元以上。

善用財富的智者,不僅能在賺取財富過程中為社會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改善生活環境;在獲得財富之後,能毫不猶豫地將部份財富回饋予社會,致力打造一個更和諧、富強的社會,才是發揮金錢真正的力量。金錢用在對的地方,就能改變人類的命運。金錢單單存入銀行戶頭,不過是一張張五顏六色的鈔票,無法起任何作用;但如果擁有者懂得將財富投資在社會、文化、教育領域,則能改變人類的歷史,消除社會貧富懸殊現象,財富的價值就加倍。

願意以財富回饋社會的富豪,深知社會是他們成功的根本,更是財富來源的起點,也是後代成長的大環境。社會的發展需要每一代的付出,我們今天能夠在這麼安定的社會中生活和發展,正是基於前輩們對社會的無私奉獻。如果一個人擁有巨額財富之後,不關注社會發展,而僅僅在乎財富帶來的享樂,荒淫無度,財富就很容易成為他的牢籠地獄。

有人選擇盡情揮霍自己手中的財產,以示對財富的絕對支配權。他們忘記了所獲得的財富,背後凝聚了社會其他人的汗水和心血,並非全是他個人的奮鬥所得。“遺子黃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應該用心教導下一代,財富不過是身外物。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林家祥 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