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認為慶祝開齋節時,不會有很濃郁的政治意味。但這裡是馬來西亞,政治無論如何都會充斥著我們生活中。
伊斯蘭教黨署理主席莫哈末沙布關於武吉哈逢事件的言論,及首相納吉在馬來西亞日前夕的演講,是今年開齋節的焦點。
對於莫哈末沙布的發言,只能說從歷史角度去看,爭取國家獨立的鬥士都應受到認可。這與他們是左派還是右派,來自巫統、人民力量中心還是全馬聯合行動理事會無關。
事實上,第一個提出馬來亞獨立的為左派組織人民力量中心與全馬聯合行動理事會聯盟。這聯盟被英殖民政府壓迫也是事實。而備受爭議之處在於左派分子應對這壓迫的各種方式。
這裡就以醒覺婦女團的Aishah Ghani、Khatijah Sidek及Shamsiah Fakeh為例。Aishah加入巫統,並成為內閣成員及巫統婦女組主席。
Khatijah也加入了巫統,並成為巫統婦女運動(Pergerakan Kaum Ibu Umno)的首領,但後來因直言無諱,並對婦女課題非常熱誠而被開除黨籍。這之後,她加入了伊斯蘭教黨,並成為了國會議員。
Shamsiah Fakeh則選擇加入馬共馬來軍團。這軍團被迫撤退到馬泰邊界後,她就到中國為共產黨宣傳機構工作。由於無法回馬來西亞,她就與她的家庭在中國生活,直到1994年才獲准回國。
我們是否有資格評論這些領袖選擇的道路呢?他們無法預測未來,又如何能知道獨立後哪一個政黨將執政馬來亞呢?我們要知道他們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做決定的。
同時,我們也不能看輕右派。這裡指的是原本的巫統,而非今天的新巫統。
國父東姑阿都拉曼逝世之時沒有多少財富。他為了爭取獨立,犧牲了自己的財產,並沒有在掌權時為自己謀利。
前首相敦拉薩時期的副首相敦伊斯邁在513事件發生時正擔任內政部長,但他對該事件的處理方式贏得了馬來人與非馬來人的尊重。當我國正要實施新經濟政策時,他熱情地表示歡迎,但也說這政策不能作為長遠之計。
當然,讓我國年輕一代更瞭解我國歷史是必要的,因為他們很容易受學校、大學、幹訓營及主流媒體對歷史的偏頗理解所危害。歷史修正是非常正常的,我們都應該歡迎。
但這工作應交給歷史學家,政治人物則應專注於國家的現在與未來。大馬時時都會面對重大的挑戰。但我們真的能著手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針對歷史的技術問題而爭論不休嗎?
我國不能以華而不實的言語前進,而是需要堅毅理智的領袖領導。政策不能受選票所影響。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转载 作者Nik Nazmi Nik Ahmad是雪州雙溪威區州議員。
《The Malaysian Insider》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