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6日星期四

06-10-11 關注增建淡小校地問題

雪州蒲種宏願花園第五區校地誰辟的爭議,讓人首次見證兩間不同源流的小學領導人,各自表述,為何這段校地應歸他們所有的罕見爭議,在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斡旋下,校地應歸競智所有,但潛在的問題,不見得就此打住。

Castlefield淡小與競智華小,“搶”同一個校地爭取建新校園的事件,讓我們再次看清楚一個事實,政治現實下,國民型源流小學,要覓得一段校地展開建校計劃,過程常一波三折。

魏家祥清楚交代,副首相慕尤丁已早一步答應,將這段原本保留給國小的校地撥給競智華小。

至於Castlefield淡小,則堅決表明很需要這段校地,以迎合當地印裔人口增長的需求,何況現下的校址,不久後,輕快鐵路線橫貫過校園,不再適合作為上課的場所。

當這個事件成為政治議題時,魏家祥公佈官方函件,揭開校地該誰屬的原由;照說爭議應該告一段落,但國民型源流學校,常面對建校土地難尋的問題核心,真的解決了嗎?

魏家祥對Castlefield淡小進退維谷的處境,也一樣寄予同情,並表示要實地瞭解,該校何以迫切需要遷校的問題,我們期待有好消息,能安撫在蒲種新發展區,苦尋建淡小校地,一直沒有著落,同樣熱愛母語教育的印裔同胞。

華社需要華小,印裔社會也一樣需要淡小,我們不希望這次爭校地的事件,傷害了彼此間的感情,讓彼此間存更多的隔閡。

問題的根源,在於教育部高官,沒有一套解決華社和印裔社會渴求校地,辦母語教育的長遠之計;一有新的發展區,學校保留地自然就是屬於國小國中,“一個馬來西亞”倡議的包容和共存的精神安在?

即使把硬體建設經費放在一邊,教育長官至少要為個別族群人口集中的地帶,提供學校保留地;這次原本屬於國小的校地,“讓”給競智華小建校,但畢竟還有好多宗類似的案例,能繼續“讓”下去嗎?

不容否認,淡小也一樣需要校地,縱使原有校地將面對的噪音問題,自有解決之道,難道沙登這個新區,就沒有建淡小的必要?

校地最終是歸競智,華社當然感到慶幸,但Castlefield印裔家長的心聲,教育部願意聆聽,願意解決嗎?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花城客 201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