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

19-10-11 捕風捉影大集會

幾個宗教團體,加上土權,計劃本週六在沙亞南舉行“百萬信徒大集會”(Himpunan Sejuta Umat)。

目標明確:“抗議外教向穆斯林宣教,保衛伊斯蘭的主權地位”。

這是百樂鎮衛理公會事件的延續篇。

自從把教會當晚的感恩會,定調為“雖然缺乏證據,但確是有人企圖影響穆斯林的信仰”之後,正如所料,各種後遺症接踵而來。

激進派的宗教團體,過去對叛教課題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早有戒心。

然而,它們找不到任何叛教的事件和證據,苦無著力點,哽在喉頭,發不出聲音。

而今,百樂鎮事件成為把柄,借柄使力;而土權和伊斯蘭黨青年團,為了各自的議程,也趕搭這趟順風車。

表面上,集會是捍衛本身的宗教地位,以及向政府施壓,要求懲治外教徒對穆斯林宣教。

實質上,這種擔憂和不安全感,依然缺乏根據。

到目前為止,包括百樂鎮教會事件,都沒有證據顯示有任何宗教如基督教,向穆斯林進行宣教,誘導穆斯林脫教。

而且,也沒有任何案例,顯示有任何穆斯林已經脫離伊斯蘭,改信其他宗教。

如果確實有這種宣教和脫教的事件,可以依據法律,把有關人士控上法庭,讓法律來處理。

大馬各州的法律,都有保護伊斯蘭宗教權利,不准向穆斯林宣教的條文。任何人觸犯這些法律,都可以被提控和判刑。

幾十年來都沒有人被提控,說明叛教和脫教只是捕風捉影,純屬傳聞。

如果還是根據傳聞,這項大集會站不住腳,恐怕會成為情緒化,排他性的群體活動。

而一旦敏感課題成為群體活動的目標,參與的群眾,以及圍觀份子,都會失去理性的判斷能力,他們不會追究事件的真假,不會考慮集會的正當性,只會以為本身是正義的化身。

當然,我依然相信大馬社會的成熟,大馬人民的中庸。

這種捕風捉影的大集會,不會有百萬人參與,也不會有10萬人,甚至不會有1萬人。

但是,只要有1千人響應,還是會影響大馬的多元特質,以及社會的諒解情懷。

我感到興趣的是,政府和民間如何應對這項大集會?

經過709的衝擊,集會活動變得正當無比,任何的阻攔行動都是打壓和侵權。

一旦面對不同形式的集會,例如這種宗教性的敏感集會,又要如何去定位和面對?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201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