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7日星期五

07-10-11 看沉淪者的身段語言

任何一個政黨的沉淪都是有跡可尋的。當利慾熏心已成為黨內價值觀念的主旋律,公義與知恥之心當然就得悄然讓道。於是,賄選變成了理所當然,甚至可以討價還價;有投票權的黨代表不怕身價不陡然暴脹,成為政黨頭頭爭相攏撂、眷養的對象。

常言道,有什麼樣的黨代表,就會選出什麼樣的領袖。這雖是老生常談,卻也道出政黨政治的真實面,令人不禁莞爾。

誠然,令人歎為觀止的是一些政客價值是非的空前顛覆。觸目所及,欺世敗德的政黨領袖在醜聞爆發後,還可以恬不知恥的說:「我所犯的,是天下男人共犯的毛病,有啥了不起?」這話不單令國人嘩然,也竄紅整個華人世界。更甚的是,它不怕無人唱和。果然,立時就冒出一眾僱傭吹打手跟著叱喝說:

「那是私德問題,無關政黨政治!」敢情黨政領導已可以完全罔顧個人私德與修養;反倒是嗆聲者一概貼上公私不分、公報私怨的惡名標箋。這一著,敢叫嗆聲雜音就此消匿。

其實,要在一個完全沒有政治論述,不知價值取向的政黨裡領導輿論,不是一件難事。畢竟,誰當權誰就是主流,他的談話、思維哪怕是「超爛」,也會有人奉為圭臬。老牌執政黨人向來視獨立思考為無物,習慣於逆來順受,所期待的黨領導也不外是「要懂得跟當權主子打交道」,即便是委屈求全、犧牲原則也無不可。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朝裡有人好做事」永遠是硬道理,哪怕朝裡的代表是一級窩囊廢,只要是擅於利益輸送、分贓自肥,就是長袖善舞的好領袖。難怪當黨的最高領導說:「哪有當官會不貪的?」大家非但面無愧色,且把此話看作是「言人所不敢言」的空前創舉。

如何掩飾論述空泛?

這種黨之表率能在黨史(不是刻意由僱傭刀筆吏操刀的粉飾之作)上留給子孫共賞的,恐怕除了這種插科打諢的諢話,也實無什麼擲地有聲的論述可供留傳。

誠然,靠拉幫結派搞權術起家的政客黨棍,向來是不經營論述、理念的。他們一貫的天馬行空,除了從故紙堆裡翻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若干概念名詞,用以消遣敵黨之外,唯一自認還能支撐下去的,就是操弄議題的戲碼。

操弄舊議題固然是樂此不疲、百炒不厭,只要政治的頑疾還在,自不愁沒有議題可供炒作。甚至偶而不惜撂下狠話,以示義憤填膺,或許還可博得一些掌聲,可這走偏鋒的大前提,是批評與受批評的雙方必須早有默契: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來一個現代版的「周瑜打黃蓋」。

然而這戲碼似乎已愈來愈沒有市場。看膩了舊戲碼的民眾,自然可洞悉其謀,看了序幕,即可測中結局,心知這不是誠意之作,故不會多加理會。對年輕觀眾來說,就是搞不明白:何以「同室修行」卻不能善自解決分歧,而非要擾眾不可,讓整個社會也跟著空轉虛耗。在他們的思想意識裡,向來是只看成果,不看耕耘。是以,政治舞台上的一切唱作,如果兜兜轉轉,還是拿不出成績,那在他們看來,是誠屬多餘的。

日暮西山的政客當不會無視於此,於是又再開拓新議題。在長期缺乏論述經營的囿限下,除了陳腔爛調,也實在端不出啥來。但習慣於「議題政治」的政黨政客,又豈能脫離議題?於是,假議題便相繼應運而生了。連所謂「小中國」這等早在上世紀即已受唾棄的假議題,也不惜從塵封中回收再循環一番,成為黨領導的真知灼見。

不過問題是,並沒有誰要在大馬國土上搞「小中國」。反倒是搞這假議題者的意圖可疑:除了要刻意入敵黨以罪,另一可能就是要向當權主子表白自己對本土的忠誠,有逢迎討好之意。

穿梭於真假議題的經營之間,沉淪的黨領導始終相信輿論是可以通過炒作而讓人相信的,而高調的聲勢也足以掩飾本身論述的空泛,一如他篤信世間萬物皆有價可估。黨內人脈的經營固然如此,膝前承歡的一眾親信,其效忠又何嘗會是無價?

唯一無從拿捏的是千千萬萬民眾的心,那斷不是任何即興式的偽善砸錢所能爭取到的。畢竟,視公義為無物的一眾沉淪政客,矯柔造作的身段,始終散發不出令人感覺溫暖的誠意。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翁詩傑 201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