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星期四

23-06-11 彻底解决非法外劳问题

政府宣佈从7月11日开始,展开为期两星期的非法外劳登记活动,让潜藏在国內各角落的非法外劳,以及他们的僱主,向移民局或政府委任的中介公司登记。政府將在这项涵盖登记、漂白、特赦、监督、执法和驱逐行动的所谓“6P”计划下,让那些非法外劳参与登记,符合条件、获僱主或厂商聘用、持有通行证件或工作文件,以及没有犯罪记录的非法外劳,將获准申请成为合法外劳。

这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非法外劳合法化计划,可说是政府对困扰国人多年的非法外劳问题的背水一战。对非法外劳而言,此次漂白行动是取得合法身份的最后一次机会,对我国政府却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关键时刻。希望在两星期期间,非法外劳和僱主都能踊跃出来登记,否则將对政府的威信造成某种程度的衝击。期限过后,政府必须採取雷厉的取缔和逮捕非法外劳的行动,切勿像过去一般,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任由非法外劳在我国抢掉国人的饭碗或为非作歹。

漂白行动若是严正执行,终究有其正面意义。一来通过僱主所缴交的登记费,为国库增加一笔额外收入;二来可在非法外劳登记时,通过採取生物指纹系统,確凿掌握外劳的身份和居留地点,同时收集各领域所需外劳的人数和资料,充作日后人力资源的调配。不过,更重要的是,通过登记手续,可让政府和警方具体掌握流窜或匿藏在国內各角落的非法外劳的行跡。过去外劳由於没有身份纪录,犯案后都能逍遥法外,现在有了生物指纹系统,或能逼使他们在我国安份守己地生活。

漂白行动能否成功,主要关键还在於僱主的合作与配合。僱主肯定希望所聘僱的外劳拥有合法身份,然而,每名非法外劳的“漂白费”高达4千200令吉,倘若僱主手下数十甚至上百名外劳,则是一笔庞大开销,僱主在权衡利弊之后,会否忍痛让他们取得合法身份,应是漂白行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不过,为了社会稳定和下一代的福利,我们希望僱主能以大局为重,今后只僱用合法外劳。

我国在90年代初,由於经济起飞,各领域尤其是建筑业和园坵行业亟需大量劳工,因而先后从印尼、孟加拉、尼泊尔等引进外劳。较后时服务业、餐饮业等也相继引进越南、菲律宾和缅甸外劳。根据保守估计,合法及约满后成为非法的外劳,加上偷渡入境的非法外劳,目前滯留在全国的非法外劳最少有200多万人。这个庞大数目已取代印裔社会,成为我国第三大族群,不仅抢了国人的饭碗,他们四处流窜和为非作歹,更加剧社会治安的败坏。此外,他们每年匯回家国的款额高达50亿令吉,也使我国外匯流失惨重。

话说回来,今日国內会出现非法外劳为患的局面,与人力资源部长期来缺乏一以贯之的外劳政策有关。政府今后务须在外劳政策採取坚定和一贯措施,避免一些部门缺乏协调的处理手法一再发生。这次若能借漂白行动,將绝大多数非法外劳驱逐出境,彻底整顿和削减非法外劳人数,便是一大成效。与此同时,也须考量採取严厉的取缔打击行动,追缉那些拒绝登记的非法外劳,以彰显政府对解决非法外劳的决心。事实上,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早已意识到外劳带来的后遗症,而开始对外劳採取严厉限制政策,例如欧美、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已逐渐减少甚至断绝对外劳的依赖,值得我国探討。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 201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