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6月5日),就是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已有近40年的歷史。在这40年內,我们为地球做了些甚么?世界环境又有没有变得更美好?
世界环境日的口號不断变更。一开始,它向全人类呼吁“只有一个地球”。过后几年,它强调“没有破坏的发展”,要人类“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和滥伐森林”。
80年代,它开始“警惕全球变暖和沙漠化”。
90年代,它声调变软,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直到21世纪时,口號已经升级为“冰川消融,后果堪虞”,要求人们“促进低碳经济”。
口號归口號,行动要实际,看看全球各地进行的各项环保行动。
“美的一天”活动,號召在世界环境日当天,少开一天空调,多用一天风扇,在夏季每週五关闭空调使用风扇,或將空调温度调高至26度以上。(热带人能否坚持这一点?)
2007年,墨西哥市长带头响应骑自行车上班。(大马人一定意见多多,说即使不晒死也会被横行的车辆撞死。)
菲律宾同年举办集体绿色婚礼,新人们还亲手植树。(爱宴开百席,剩菜满桌的华裔同胞不妨取经)
口號喊了,该做的似乎也做了(有多少人实践是另一回事),地球的病情还是持续加重。国际能源署指出,去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创歷史新高,全球暖化正趋向“危险”水平。气候变化无常,也导致粮食短缺。地球未溶化前,我们可能先饿死。
上週,一张韩国蟾蜍集体大逃亡的图片也让人触目惊心。当动物预知居住地不安全后,尚且会另觅安全地;可悲的是,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能这么做。
明知住所邻近有土崩、海啸,或核漏风险,人类却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被逼驻守原地,全天提心吊胆。居所附近要建高风险建筑物了,也只能天天示威抗议。
专家说,不断增加的化石燃料发电厂,是全球暖化的元凶。因此,有人执意要建发电厂,说是这样才能迎合日渐增加的电力需求,解决能源危机。
可是,我们为甚么需要那么多电力呢?
救地球,我们做得不够多;救自己,不妨双线进行。在坚拒核电的同时,本身也应该过低碳减能的生活。当电能需求减至最低点时,谁还需要那么多发电厂?
救救地球,救救自己,我们还可以再积极些。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 作者:杨丽琴 201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