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风波告一段落,满意也好,不满意也吧;又是一年。
这个课题让人厌烦。一位朋友每年都要处理这些永无止境的申诉,我佩服他的毅力,却也体会他的痛苦。
乘著课题平息,大家可以冷静思考,把视野提昇到种族层次之上;也让我讲一些很多人不喜欢听的话。
对不起,不是只有公共服务局才有问题;一些家长和小朋友,也有问题。
奖学金本身,是更大的问题。
公共服务局的毛病,大家都清楚,无须多说;官僚主义和政治力介入,把简单的逻辑,搞成复杂的微积分。
至於投诉的家长和学生,当然很多是据理力爭,情有可原。
但是,一些却无法让人苟同。有者来势汹汹,有理无理都不饶人;有者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彷彿世界末日。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把奖学金和学位当成一种特权(privilege)。
如果拿不到、拿太少,或者拿到自己不喜欢的,就是政府欠了他们,国家和社会辜负了他们。
这是犯了概念上的错误。奖学金不是特权,而是社会的共同財富。
社会资源,你我都有份。因为资源有限,给了你一份,其他人就少了一份。
大家同意把其中一部份,拿来作为奖励和协助,这是一种共济的精神。
享有奖学金,並不是一种权利,更不是特权;如果它是权利,那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一份,就好像每个人都有权利投票一样。
既然其他人愿意把自己的一部份让给你,就要有符合群体期望的条件。
很不幸的,我们把SPM得到多少个A+,作为惟一的条件;这种条件,缺乏合理的根据,甚至有点可笑。
SPM(大马教育文凭)只是完成中学阶层,在SPM考到优秀成绩,显示这个孩子能够读书,懂得考试。
不过,这不表示这个孩子拥有最好的发展潜能,更遑论他能够回馈社会。
在欧美日教育发达国家,奖学金提供给中学毕业生,绝无仅有,除非是天才学生。要拿奖学金,先唸完一年大学再说,那也限於少数。多数奖学金是提供给硕士生和博士生。
大马应该重新擬定奖学金架构,取消所有SPM资格的奖学金,更废除SPM的海外奖学金。
让这些孩子完成STPM、大学预科,或是大学基础(foundation)、A水平等课程,如果他们有能力获得世界百大大学,如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的录取,才应该得到奖学金。
此外,更大部份的奖学金,应该留待国內外大学毕业,学术资格更充实,人格更成熟,能够深造硕士和博士的水平,方宜申请。
这才是奖学金的意义。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