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08-06-11 大学生不可背信弃义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根据总检察署的资料透露,截至今年5月31日,共有145名获得公共服务局奖学金到海外深造的学生,因毕业后拒绝回国服务,而接获律师信或被提控上庭。此外,法庭也在审判着另外的195宗相同案件,而总检察署即将执行法庭的判决,致函或把涉及者提控上庭。

在该批340名学生当中,以留学欧美和就读医学系的学生占大多数,其中在英国留学的学生占42人,其次是爱尔兰及澳洲。这些在海外就读各项科系的学生,毕业后拒绝回国工作,其实不应发生,以免影响后来的申请者,并令该局人员需为此耗时耗力的处理法律程序,形成人力的浪费和增加无谓开销。

学生不愿履行合约回国服务,只在当局采取法律行动时才肯作出回应,情况由来已久,令人痛心。要采取法律行动对付留在海外服务的学生并非易事,它更多时候仅属形式,无法达到对涉及学生构成法律约束的实际效果,除非能获得相关海外大学或学生任职机构的配合,;这可从历年来公务局面对的500宗类似案件中,迄今只有160宗已获圆满解决反映出来。

领取政府或民间贷款机构奖贷学金者,学成后应履行合约在相关机构服务,或依据合约付还贷学金额。然而,不少优秀生徒有高深学历却无饮水思源美德,不念感恩与回报,令人大失所望。他们不宜忘了在最需要时,有关机构团体为他们带来“及时雨”,解决了他们进入高等教育学府深造所需的颇大开销,岂能背信弃义,翻脸不认账?他们理应责无旁贷付还奖贷学金,让有关机构团体拥有充裕基金继续发放,让更多学子受惠。

不少华团领袖感叹,获得贷学金完成学业且收入丰厚的专业或成功人士,在被追债时竟坚持分文不还,传统礼义廉耻美德荡然无存。而人民信托局玛拉以及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历年来分别被拖欠高达数十亿令吉。高教基金局更因此一度捉襟见肘,被迫向公积局借钱。目前该局仍无法追讨回逾20亿令吉的贷学金。官方贷款机构近年采取果敢强硬手法,把数以万计拖欠贷学金者列入黑名单,禁止他们出国并公布其名字及诉诸法律,已成功追讨回不少欠款。

贷学体系对助学培育人才极其重要,政府须强化制约和监管机制,加强学生道德价值观,来确保受惠学生能依约贡献所学,以解决我国缺乏专才问题的困扰,并使到国家所培养的优秀生不至于“楚才晋用”,令我国耗费巨资为他国做嫁妆。借钱不还为理屈词穷之事,家长亦须深明大义,叮嘱和敦促孩子们要饮水思源及履行合约所定条款,以免官方和民间贷款机构陷入周转不灵,而须临渴掘井,借钱来发放奖贷学金的窘境。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