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08-06-11 华侨与华人

华侨与华人是有很大的区別,不能混为一谈。

华侨一词,出现在100年前。翻查中国所有的旧书,绝对没有华侨这一字眼。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纪念,真是无巧不成书,华侨一词,刚好就在那时出炉,是追隨孙中山的革命党人,最先在日本东京出版的宣传刊物上首次创造这个新名词。

华侨这一新名词出现后,孙中山在为旧金山的《少年中国晨报》题了一个匾额,上书《华侨为革命之母》,此后华侨一词不径而走,成为称呼在中国之外居住的中国人。

今天,我国华人都是道道地地的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生於斯,长於斯,也死於斯。多年来,华人为了这个国家的独立、民主与发展,与其他民族一道共同奋斗。

我们不能再以华侨自居。不过,我们的祖父辈们却是华侨,他们是侨居本地的中国人。因此,百年前的辛亥革命,马新华侨出钱出力鼎力支持。1910年11月13日,在檳城就举行的了一个史称的“庇能会议”,为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奠定了一举成功的基础。檳城后来取代新加坡,成为同盟会南洋支会的总部所在地。在著名的黄花岗一役中,捐躯生命的七十二烈士,就有十多位是来自来马新两地的华侨;1937年,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爭爆发后,马新华侨也发动轰轰烈烈的抗日筹账运动,这是身居海外的华侨义不容辞的正义之举。

我国在1957年8月31日独立后,许多华人相继成为本地的公民,华人的身从此改变了,我们不再是华侨而是华人了。

今天,我们以华人身份开展庆祝“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並无不可,因为这场革命不仅终结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而且还諦造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因此,它具有深刻的普世意义。

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他的思想今天还是备受推崇。2010年11月20日,在檳城举行的“第22次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基地联席会议暨庇能会议100週年国际庆典”,首相纳吉在开幕词中就指出: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理念,至今仍適用,包括大马。所以在本地庆祝“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就有这一层意义。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舒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