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凯林拉斯兰在其专栏中发表〈马来人身份认同的变迁〉,阅罢,想起大马华人在国家认同上的变化,遂作此文。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华人开始大量移民南洋,包括来到马来亚,以谋求更好的生活。虽然来到马来亚谋生,但是许多南来华人还是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想著总有一天要返回祖国。作家苗秀说得很清楚: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战前来南洋谋出路的华侨虽然人数眾多,可是他们十居其九是不准备海外永久居留的,他们不愿意在侨居的土地上生根……,他们大柢节衣缩食,积蓄了几个钱以后,便“衣锦还乡”了。
当时,中国政府也认同这些华人的国民身份。1909年,清朝颁佈中国歷史上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以血统主义为原则,规定只要父母一方是中国人,其子女即为中国人;凡中华种族之人,不论是否生於中国,均属中国国籍。
正因为这种国家认同,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中国所发生的动荡皆引起南洋华侨(包括马来亚)的反应。从戊戌政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和七七芦沟桥事变等救亡运动,都可明显的反映出当时华侨对中国政治的关心和支持。
不过,到了二战结束后,华人的国家认同开始慢慢展开大转向,这是受到內在与外在因素的使然。內在主要因素指的是华侨们经过抗战的艰辛岁月之后,对这片土地產生深厚感情,外在主要因素是中国政局与政策的改变。在马来亚,华人渐渐把这片热带土地视为他们的国家,与中国切割了国籍上的关係。
吴岸作於独立前夕的诗歌〈祖国〉,更是清楚表明对中国认同的切割。该诗描写儿子送母亲北归的心情,同时也记录了母子两代不同的效忠与认同:
你的祖国曾是我梦里的天堂
你一次又一次的要我记住
那里的泥土里埋著祖先的枯骨我永远记得――可是母亲,再见了!
我的祖国也在向我召唤
她在我脚下,不在彼岸,
这椰风蕉林的炎热的土地呵!
这狂涛衝击的阴暗的海岛呵!
我是个身心强健的青年,
准备为我的祖国献身;
祖宗的骨埋在他们的乡土里,
我的骨要埋在我的乡土里!
母亲心中的祖国是中国,可是对儿子而言,祖国却是脚下这片土地――马来亚。吴岸这首诗被认为反映了50年代华人社会年轻一代划时代的思想变革。
1957年8月31日,当东姑阿都拉曼在默迪卡体育广场高喊3声“默迪卡”以后,马来亚这个国家,就成为马来亚华人的故乡。
如今,华人对马来西亚的国家认同早已无庸置疑,是一个斩钉截铁的句號,而不是含糊曖昧的问题。华人一路走来,落地生根,这就是吾国吾土,再狡猾再极端的种族主义政客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张庆禄 20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