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9日星期三

19-01-11 不快乐的大马人

大马在关係竞爭力的国际排名欠佳,但有一项排名相信可以名列前茅,那就是精神病。

根据2006年的调查,大马有11.2%人口患有精神病,1999年是10.6%,有自杀念头的人口达6.4%。100个当中有11人患上情绪病,这种数据应该是先进国的专利,大马是发展中国家、生活安逸、没有天灾,为何会有越来越多人面对精神困扰?越来越多年轻人自杀?

卫生部说,青少年的精神病问题日愈严重,因此要展开为期6个月的“学校抗压试验性计划”,职场也会推行类似计划。

经济术语也有所谓的“压力测试”,譬如去年欧洲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结果只有7家未能过关。银行压力测试是假定资產价格暴跌、有大批人无法摊还贷款、银行坏帐激增,根据银行现有的財务能力,能否克服困境、不倒闭。

学校和职场的抗压测试,当然不会不人道到把目標群关进黑暗的密室,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折磨;人也不是机械,也不能只看表面、问几个问题,就决定抗压分数。我不是怀疑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只是如果大环境不改善、人们的解压、降压的能力不加强,根本无法减少情绪病。

我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情况,尝试分析为何去年有40万227人因精神问题前往政府医院接受治疗,比2009年增加15.6%。

首先,是天性决定了命运。政府过去多年来给予必需品庞大的津贴,民眾无需太高的收入也可生存;大政府政策,也维繫数百万人的饭碗和生计。可能就是这种安逸的生活,造就人们的乐观天性、不懂得居安思危,结果近年来物价上涨、经济压力加大,很多人不知所措,被压力压垮了。

政府津贴的粮食便宜,特別是白糖,促使人们在吃的方面没有节制,以致体重加剧,而患上各种慢性病;慢性病的后果是冗长的治疗、漫长的痛苦。

学校没有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困境、怎样解压,反而是考试太多,家长寄望太高,而埋下忧悒的因子。学生长期不快乐,长大也不会快乐。16至19岁,及70至74岁发病率高完全可以理解。前一个年龄层,面对升学、踏出社会和爱情的难题,后一个年龄层,被孤独、疾病和死亡阴影纠缠。

顺境时能够笑一点也不稀奇,逆境时也可以自嘲,这才了不起。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过程,要懂得看开、放下;政治人物忙著爭权夺利,只有自救,承受压力者才能爬出痛苦的深渊。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林瑞源‧‧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