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部於去年11月底,发佈了一项有关学生纪律的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有几点让人侧目:过去10年,共有超过2千100名教师在校因被严重致伤而入院,情况逐年恶化,到了去年已增至每週平均有6起教师被严重袭击的投报,全年共有251人受伤,其中44人並无大碍不过须送院治疗,剩余207人则至少须停职疗伤3天。
英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並將擬定教育白皮书,以赋予教师更大权力管教学生,使校园能在执行纪律下正常运作;其中的管教范围,包括搜查学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和驱逐顽劣的学生离开教室。
另一边厢,台湾校园的霸凌新闻也频传,学生不但纠眾殴斗,还出手殴打教师。有鉴於教育问题日趋严重,身处基层的教师有感而发,在网路发起“拯救教育沉沦”连署,从去年11月初至今,已获得连署团体共计21个,连署人数2208人。连署所提的诉求声明中,其中有几点颇发人深省:“管教並非体罚。体罚不能根本解决学生的问题,但是若无管教,学生的问题就会变成社会问题”;“面对偏差行为的孩子,管教怕会被过度放大,因此许多老师选择‘忍气吞声’,但这样的纵容、包庇,对这学生来说是错误的教育!”
英国和台湾,都是奉行零体罚措施的国家,可是多年下来,教师管教权萎缩的结果,学生纪律问题却逐年恶化,严重影响学校运作。以为照顾了学生,却反而害了学生。东方国家一味盲从西方,却不懂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做出调整,只是將西方经验照搬照抄,后果终將如连署发起人所说的——“最后必定走向腐败,而受害最深的,是我们的孩子。”
回到我国,一般城市的华人家庭孩子不多,对教育下一代也就更为重视。根据匯丰保险委託尼尔森公司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9%的我国受访者,都均称他们正在为子女进行教育储蓄。父母重视儿女教育天经地义,只是若过度推崇孩子权益,高估孩子的自主性,恐怕將弄巧反拙,適得其反。
父母在家庭中有当尽的责任,教师在学校也有当尽的义务。父母若爱子心切,否定了教师的管教权,处处与教师作对,儿女稍微不顺就到校理论,对教师施加压力,教师士气势必因此受挫,孩子也终將失去对权威学习的尊重。
我们爱孩子,並不意味我们就放弃管教,更不意味我们就放纵孩子。教育不是迷信,让人各说各话;教育是一门专业,有理可循。家长与教师,在教育上应当理性沟通,寻求双贏。英国和台湾学校的失败经验,已经在在说明——放弃管教,等同於製造问题。作为现代人,我们总不需要等到步上英国的后尘,或者是重蹈台湾的覆彻了,才晓得回头是岸吧?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罗盛威‧20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