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国州政府以及人民代议士,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朝野政党互相竞争民意,民意则取决于国家与地方上的政治课题。近年来,地方课题逐渐褪色,人民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国家课题。
举例来说,马华和行动党这一对政治宿敌,虽然在国家课题上马华占下风,然而地方上的民生服务,马华应比缺乏执政经验的行动党略胜一筹。到了投票时刻,不难发现华裔选民依然情牵行动党,即使民生服务表现欠佳的行动党候选人,一样以高票当选。很明显华社不再看重地方课题,反而寄望行动党能够在国家课题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已形成一种趋势。
积极参与国家课题
虽然如此,并不代表马华就可对地方课题松懈下来,一旦民生服务处理不好,徒然增添民怨,到时更打击摇摇欲坠的选情。马华必须搞清楚一个方向,今时今日再怎么提高地方课题的表现,对于选情都于事无补;唯有适应华社的视野,更积极参与国家课题,才有望拉高马华的选情。马华总会长蔡细历上任以来,频频打出“高调问政”口号,因为这是唯一可带领马华走出困境的方法。
为何国家课题得以吃重,地方课题变褪色?选民年轻化和信息发达,都是重要的因素。年轻选民鲜少留在家乡,多数出外工作。当他们回家乡投票时,不会注意家乡的电灯水沟马路,而是用城市人的心态投下乡村的一票,甚至顺便影响家人的票向。现在的信息如此发达,人们要了解天下事,不再只是通过报章,而是善用新媒体扩大视野,手机通讯也大大方便彼此间的讯息传达。
争取决定性马来票
马华参与国家课题途遇到的最大障碍,莫过于令华社诟病已久的种族和宗教政策。大马的选民结构,马来选民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种族和宗教政策是否延续,取决于马来选民的心态,是否已做好心理准备,随时摒弃保护政策。只要马来选民心态一日不变,即使在野的公正党和回教党,仍然必须继续跟巫统竞争马来化、回教化,赢取决定性的马来选票。
坦白说,马华要在国家课题上取得“革命性”突破,目前来看是不大可能。然而马华能够做的,就是竭尽所能逐步改革现有的不平等政策。马华总会长蔡细历曾在华人经济大会上,呼吁政府废除30%土著股权政策。虽然短期内不可能落实,实际上首相纳吉已开放多种领域的100%股权。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让华社感受到改革成果,马华才有望从行动党手中扳回一局。
文章来源:中国报 作者:吴启聪 201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