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格灵芝回教堂“祈祷声浪”课题在相关律师道歉后,看似告一段落,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类似事件,可令人进一步省思。
不少人都认为,对于声浪的容忍度,因人而异,是出自对健康和精神的考虑,无关宗教。实际上,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和心境下,对声浪的容忍程度也会改变。
举个真实例子,我多年前的老家邻近建有华人庙宇,一年酬神数次,经常鼓乐喧天。年幼时喜欢热闹,酬神若是落在平常日,倒也满心期待,惟一旦落在考试日,心境会一百八十度转变,害怕睡眠受干扰,影响翌日作战。
同样的,华人每逢喜庆,都喜欢燃放鞭炮庆祝(尽管非法),鞭炮声总是越大声越好。然而,若是遇上友族喜庆,也依样画葫芦时,也许就会有人在心里嘀咕:三更半夜的,干嘛扰人清梦?
显然,即使是同样的声浪或情境,大多数人会抱有双重标准。
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另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宗教游行。宗教游行常会对某些人士造成不便。好比,每一年在首都黑风洞举行的大宝森节庆典,皆因封路引发大塞车,不少驾车人士须绕道而行,叫苦连天。还有一年,某城镇同时举行回教先知诞和卫塞节游行,万人空巷,又是寸步难行。
若是因宗教仪式所引起的不便,大多人能抱着较宽容的态度,但若在生活细节上发生摩擦,人们也许就不会那么大方让步了。
打个比方,数人在一间房同宿。有人怕黑,要开灯方能入睡,有人却只要有些微光线都无法阖眼。这种情况下,多半是少数服从多数。只是,那一小撮人的安眠权利就该因此遭剥夺吗?
马六甲有条亲善街,齐集了不同信仰的各族和宗教场所。举凡提起宗教和谐,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这条街。何以该街居民数百年来都能相安无事,现代人却总是被扣上“挑生事端”的帽子?
追溯原因,可能是古代人即使信仰不同,生活步伐和作息却较为一致,如大伙儿都习惯早睡早起,自然也不会有干扰睡眠等问题。即使问题滋生了,在生活节奏较为缓慢的社会,大家也有时间坐下来慢慢沟通,减少隔阂。
而且,坦白说,在昔日那种亲商环境下,政治因素难以发酵。因此,互相体谅和了解,固然是和谐的基本条件,但前提是不容有人借题发挥,将最基本的互相尊重复杂化了。若人人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谐依然指日可待。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杨丽琴‧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