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0日星期四

20-01-11 身心愉悦是抗压妙方

2011-01-20 19:08
无论是心理还是精神疾病对我国社会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国不仅缺乏精神科医生,也缺乏心理学家,就算是考获辅导执照者,亦在极少数,甚至相关领域的法令及执照规管,也未达到成熟水平。

实际上,心理、精神疾病患者也不被广大的社群所接受及体谅,大部份民眾一贯持有刻板印象,对病情症状一无所知;更多的人忽略心理及精神的需要,无法在生活取得平衡,醒觉性也不够高。

心理问题是一门復杂的学问,鉴定一个人是不是有心理或精神病不能单靠一张问卷,没有丰富的心理学、医学知识背景及经验,错误判断可能发生。

卫生部及教育部已鉴定4间中学,展开为期6个月的“学校抗压实验性计划”,一旦获得教育部接纳,此计划將於年秒在全国所有中学推展。卫生部將在这些学校推行“青少年抗压模式”,教师和辅导教师在接受训练后,可通过让学生回答问卷的方式来测试有关学生是否面对精神压力、忧郁症及病情的严重性,以便及早获得治疗。

发现压力、克服压力固然是件重要的事情,但有些压力,因人而异,有人坦然接受、有人无法接受、有人难过抗拒、有人低落无奈;要诊断一个压力是不是可以伤害一个学生,並不容易。

放眼整个社群,上班族、教师或许比学生更容易面对精神压力,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只要对症下药,学生若在快乐的校园里上学,很多问题將会迎刃而解。

撇开家庭背景不说,学生在校园所面对的压力,无疑是成绩不好、功课压力大、分数达不到標准、被同学排挤、被取笑等。给学生一个適当的环境,让他们快乐学习,才是学校真正的任务;鼓励学生不要死读书,关注他们在课外活动及体育方面的表现,让他们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交圈子,透过运动获得体能及精神上的鬆懈及满足感。给他们多一点快乐,自然就少了一点压力;让学生在自己专长的领域中发挥潜能,才是教育的真諦。

落实“学校抗压实验性计划”,是否会导致部份问题学生被標签,他们是不是可以被其他学生所接纳所包容,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学生要的是一视同仁;只是教育发展在少数人操弄下,落得四不像;最有效的教育,是让学生发现他的优点及专长,教师的功能,是帮助学生找到平台发挥优点及专长,若只是一味要求学生考全A,即使抗压计划落实,也无法解决问题。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何春萍‧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