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40、50年代,在本邦各类政治活动空前高涨的氛围中,华人社会最切身的问题,就是关於国家效忠与身份认同的彷徨。一些有识之士,包括马华创党总会长陈禎禄和教总主席林连玉等人,以他们前瞻的视野和宽宏的格局,提出华人在政治上必须忠於马来亚,而在文化上则应保留本身的族群传统文化。
这真是一道最深刻、但又最简单不过的命题——当一个马来亚(或后来的马来西亚)人,和当一个华人,根本没有也不应该有衝突;一个人可以在成为马来西亚人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华人。
这道命题不仅让当时的华人无需在马来亚人和华人身份之间做一痛苦的抉择,也奠下了华人在这片国土安身立命的凭依;它不仅在当时解决了属於那个时代的论述困境,为那个时代的华人指明瞭出路,即使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是一个得到绝大部份人所接受的共识与真理,关键乃在於这个命题掌握了“道”——既不高深莫测,也不复杂莫名,听起来平平无奇,但正正是如此,它也最符合普世价值和基本常识。
行动党梳邦再也州议员杨巧双女士为了“不要孩子按种族来界定”,尝试在其女儿报生纸的种族栏目上填下“马来西亚之子”,而不是印裔或华裔,惟最终不得要领。许多人都对此课题发表了看法,我们还可以问的是,为甚么与杨氏同一阵线的公正党和回教党等民联友党议员,並没有大力声援她的举动,甚至她隶属的行动党,也只有秘书长林冠英发了一篇文告表示支持,而不见整个行动党的全力支援呢?
因为杨巧双的举动可能顛覆的,正是上面所说的共识——政治效忠与文化身份之认同可以是两回事,做一个马来西亚人和做一个印度人或华人根本没有衝突。这不是属於国阵的“道”,而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所以即便是民联,也不可能去否定它。
民联曾经保证会继续维护宪法中赋予马来人和土著的特殊地位、回教作为国教、马来语作为国语以及各民族在文化与宗教方面的合法权益等,因此如果民联认同杨巧双的逻辑,那么他们否定的不仅仅是国阵,连自己的斗爭和存在也要一併否定了。
如果说仇外、自我中心的种族主义是一种极端的存在形式,那么否决种族身份,就无疑於走到与种族主义反方向、另一种形式的极端去了。
当然,杨巧双女士的用意,恐怕也不是真的要否定种族的身份,而是希望通过纠正报生纸上僵化的种族分类模式,进而纠正国家不公平的种族政策,但这又回到了最根本的问题,国家政策的公平或不公平,这是公权力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与种族身份无关。只要国家统治机关无法贯彻公平、民主,符合社会正义和普世价值的资源分配观,那么即使所有马来西亚人都在报生纸上的种族栏目填上“马来西亚之子”,不公平还是会继续存在。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张以勒 201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