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4日星期二

14-06-11 南海风云诡譎

有国际战略家指说,如果世界还会发生大规模的战爭,那么,很可能是在南中国海。

很多人不相信,认为夸大了。

过去,这个区域,还算是和平;这片海洋,还算是平静。

儘管一些小岛小礁,主权搞不清楚,而领海界线,也难以界定;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汶莱都要捍卫“主权”。

然而,各国在2002年达致协议,表明不用武力解决主权爭议,也声称要共同开发资源。

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各国虽然不愿放弃‘主权”,但也不想捲入衝突,所以,几年来,基本上还相安无事。

但是,如今局势產生变化,过去达致的平衡状態,面对新的衝击,可能会失衡。

首先,地球资源愈来愈稀少和珍贵,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依赖新的资源,才能持续。

南中国海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各国按捺不住,等不到“共同开发”的一天,而纷纷的自行探勘开採。

其次,过去各国的国力有限,自己家门的事都不了,遑论把力量扩展到门外辽阔的海洋。

而今,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带动军事力量扩充;战舰、战机、潜艇、导弹之外,还取得航空母舰,成为海权大国。

武力加强的同时,战斗意识也大为提昇;內部鹰派的声浪,不断升高,对他们而言,南中国海是中国的內海,必须在中国的控制之內。

今年初,中国在南海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已令各国担心。

东盟国家感受到压力,也进行回应,各国纷纷增加军事开支,购置武器和装备,展开军购竞赛。

於是,原有的均衡状態岌岌可危,新的摩擦不断出现。

上个月,中国巡逻舰的人员,强行割断越南石油探勘船的缆索,引发爭拗,双方僵持不下。

事件之后,两国政府指责对方挑起爭端,而民间也引爆抗议浪潮。

中国和越南原本就存在竞爭和对抗的情绪,长期以来,也视对方为潜在的对手。一旦產生爭执,就一发不可收拾。

2002年“不用武力解决南海爭端”的协议,可能產生变数。

然而,东盟和中国的势力悬殊,不可能和中国正面交锋。

这种局面,有利於美国介入。

美国撤出菲律宾基地之后,失去重大影响力;而今,国际地缘政治的转移,使它重新审视这个地区的重要性。

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都积极欢迎美国力量回到南海。

美国和中国势必要在南海竞爭交量,各小国在靠边和选边之外,也只能自求多福。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郑丁贤‧201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