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首相纳吉在联大倡议推动“全球中庸运动”,本周,为期3天的首届“全球中庸运动会议”在我国举行,开启了推动世界朝向中庸理念的重要一步。中庸理念一旦深植,将有助于纾缓与化解全球极端主义的崛起,拨乱反正,化暴戾为祥和,减少铁腕专制政权,建立崇高道德广施良政,强化以民为本的中庸治国理念。
数十名国内外学者在会上引经数典推崇中庸理念,显示中庸思维广泛受到认同与支持。首相透露,政府将推介全球中庸行动基金,以透过该基金会搜集及传播各种对抗极端主义的活动及信息。尽管是由大马提出,惟全球中庸行动的组织不应被视为大马专有的倡议,反之,它是迈向设立全球合作及对话会的另一股动力,尽力为不稳定的国际社会带来和谐与安宁。
纳吉也宣布成立隶属首相署管辖的中庸机构,并指政府将在马来亚大学设中庸教授职,以培养及推动国人把中庸及平衡态度融入于生活中。有关宣布合乎时宜,尤其在种族、文化和宗教多元化的我国,各族间的相互谅解、包容、交流与尊重,基本上就是建立在中庸思想上,它是消弭偏激行为,挫退极端主义滋长的一帖良药。
政府虽强调,大马奉行中庸治国模式,会在各族和群体利益之间取得平衡点,但过去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仍让一些族群感觉受到忽略。尽管多元种族国家难免有此现象,惟世上一些多元种族国家或移民国家,却能公平执行惠及和满足各族的政策,长期构筑中庸和谐社会,以致鲜少出现偏激言行。
诚如首相所言,中庸并不是懦弱,也不是姑息更不是制度化上的平庸,他的谈话值得强势族群的深思。我国有须强化中庸治国努力,量体裁衣,制定适合大马国情的中庸政策。只有全面在各族利益上取得平衡点,方能减少人民的不满,消除令人担心的极端言行,克服不同族群在一些课题上,仍处互相对立以及彼此猜忌。
事实上,中庸为儒家思想精髓,不仅在治国,千百年来也潜移默化,表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之中。从待人处世、关注自然生态的平衡和谐发展、居安而能思危的忧患意识、对性情刚柔的拿捏、对子女的管教调度、对臣子下属的松严;以及饮食中的冷热和甜咸度等等,都选择以中和适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合乎时宜的中庸之道为基础。
中庸理念为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观,以摒弃极端主义,促进更大的互信谅解,尊重包容与交流合作,让人类享有和平繁荣的生活。世界上不同肤色、文化和宗教的族群,若能摒弃武断偏激,唯我独尊的狭隘思维,而选择以中庸精神来异中求同、兼容并蓄,互相包容,必能殊途同归,为全球社会带来永恒的和平、繁荣及稳定。
文章来源:南洋商报社论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