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星期一

23-01-12 馬台關係新紀元

最近馬來西亞與台灣進入過去十年來關係最密切的時期。從部分醫學院學位的認定、兩地落地簽證的核發,到最近的駕照相互承認,現在的全面學位認證等,在在提升兩國在各方面的合作關係。

多年來,大馬與台灣之間的關係大部分都是經由留台生、商家、教育人士來維繫,更高層的往來卻始終沒有任何進展。主要還是礙於大馬與北京建交,所以不能與台北建立關係。然而,兩地還是可以發展實質性的友誼,從而創造更多元的合作機會。

就如同馬台合作,建立我國的技職教育。雖然過去台灣也為大馬學生開設海青班等「技術及職業教育」課程,但比起赴台就讀大學人數而言還是屬於少數。隨著兩地承認學歷後,將能為我國在技職教育領域邁向更現代化的發展。

台灣因近年來少子化關係,加上各專科學校為應付民眾及政治需要,紛紛升格成為大學。在人人都有大學可讀的情況下,使得原為台灣經濟發展基本動力的技職教育,面臨招不到學生及被人唾棄的困境。然而,我國卻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吸取台灣在這塊領域的經驗,讓更多不能融入普通教育環境的孩子,可以根據個人興趣與所長,學習各種為社會所需的職業技術,從而轉換為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另一個動力。

台灣不管在師資、設備、制度等都相對完善,而且赴台留學不該是華裔的專利,即使是友族也可以前往。在研究所期間,作者就曾跟來自印尼的非華裔研究生接觸,有者是做短期訪問、有者是就讀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然而他們對台灣教育環境的肯定卻是一致的。

除此以外,還有農業方面。台灣農業發展一直有傲人的成績,尤其是高級花卉、優質水果、高價蔬菜等更是台灣聞名中外的特產。我國除進口農產品外,還可以建立合作關係,經由台灣累積多年的經驗,來提升我國農產品品質。

增進對北京的瞭解

多年前,有西瓜大王之稱的台灣蔬果育種家陳文郁所創辦的公司,就曾協助緬甸農民運用技術種植西瓜,改善農作物品質,生產出又甜又大的西瓜,造惠當地農民與消費者,就連獨裁的緬甸仰光政府,對於台灣來的西瓜品種也讚不絕口。其他還包括蓮霧、芒果、芭樂、釋迦、龍眼等水果,都有讓台灣人引以為傲的品質,可供國人借鏡。

其他還有很多不足,有待改進。包括兩地的落地簽證時限太短,以致台灣商旅來馬經商、旅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時,兩地關稅未能落實優惠待遇,以致我國商品未能在當地居優勢地位。如白咖啡系列及J品牌餅乾在台灣價格都較為昂貴,使得競爭力下降。

縱使品質能媲美台灣產品,卻受限於售價因素,民眾購買意願降低,失去賺取外匯的機會。台灣是個食品大國,雖然去年曾發生駭人聽聞的「塑化劑事件」,可是經過政府快速干預後,把關更為嚴謹,現在的食品更為安全。台灣的瓶裝茶飲料(並非珍珠奶茶等沖泡類)品牌多元、口味清爽,如能以合理價格銷售,必能開拓我國茶飲消費人口。

最後,則是就情報、戰略等方向建立關係。在台北執政的現今政府,與中共有超過60年的交手經驗,雖然雙方時有進退的時候,而原位於南京的國民政府,最後還是不得不放棄廣大領土,螫居在台灣這彈丸小島。然而,台灣卻累積了對北京豐富的研究資產。舉凡中國共產黨的政略思維、戰略建構、軍事思想、決策模式等,台灣不管學術機構或政軍單位都有深層的瞭解。雖然我國跟中國是邦交國,但對北京的瞭解不能只停留在文化與經濟層面。

為了將來對北京有更深入的瞭解,我國應借助台灣在這方面的資產,培養我國更多官員能成為「中國通」,而不僅僅停留在民間的文化研究。同時,派遣青壯官員赴台學習語文,所謂「知己知彼」,就是要先從語言開始下手。掌握了語言以後,方能更深入去瞭解中國的決策思維,進而掌握先機。另外,馬台還可以建立情報資料分享機制,使兩國軍警在走私、運毒、人口販賣、跨境詐欺、解放軍動向、中南海決策等情資作更廣泛的交流。

馬台之間還有太多領域是可以合作的,以上只是提出幾項為參考,部分或已經在初步進行,或完全是張白紙,總之在外交關係以外,兩地還是有許多可供合作的機會。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區肇威 20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