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06-01-12 我們不要活在集會動亂的陰影下

吉隆坡又醞釀一場大集會,人數號稱10萬之眾。民聯共主、人民公正黨領袖拿督斯里安華被控的肛交案,法庭定於一月九日下判,支持者發起了「109集會」高調聲援。另一邊廂,敵對陣營則有「全國報案行動」,形成對抗叫喧之勢。

每當聽聞大集會,就要叫人拉緊神經線;更有長官動輒將之定調為滋事、作亂行為。這種叫人緊張的日子,既不健康,處事方法也不盡正確;我們應該有個調整,做起事來能叫各方相安無事才對。

今日大勢所趨,人民力量是一種盛行的鬥爭方式。所到之處,也多成就一番事業。馬來西亞擺在眼前的困擾,人民集會應該是「禁止」還是「允許」,其實也沒有選擇的餘地。

我認為現實情況再清楚不過,人民集會訴求,如今是禁止不了的活動。既然無法拒絕,最好的做法就是接受它,處理它。只要能夠認同這一點,拿掉對峙,就能專注尋找最佳方案。

我們有必要掃除「凡集會就亂」的標籤。這當然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政府要學習接受和如何處理,民眾要學習如何表達;基本上可是社會進步的一堂課。

從去年「709事件」之前的協商努力,以至11月份在國會提呈《2011和平集會法案》,其實契機已露。和平集會法從提呈、爭論、修定,以至通過,固然並不盡如人意,卻也看到了這方面的努力。

一些人的腦海里,常認定集會訴求,就是對抗;而容忍姑息,就是認輸。這種對立思維落在政治領袖或者長官身上時,即見發酵滋生事端。我們看到政治角力場上,柔性的認同訴求與強硬鎮壓相持不下;即使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勇往直前,其改革大計也在內部壓力下有所屈服。

我們尚難預料,還要歷經多少風雨與挫折,才能達到美滿的自由、民主開放社會。但是我們要接受,每一項建設都會有起步與過程中的混亂,進而才見調整,穩定下來。

國家轉型必有百般變化,但是變好不能變壞。追求人身自由是根本之道,它尤其表現在自由集會的行為上。政府針對下週一的大集會警告說,不可擾亂社會安寧、不可挑釁作亂。其實這也是民眾的心思,即使大家聲援任何的基本權益運動時,這是不能丟失的一個原則與條件。

警察總長丹斯里依斯邁說,吉隆坡總警長已受指示跟號召集會的單位聯繫,進行必要的協商。執法單位調整對立做法,可以視為一個積極的新態度。同樣重要的是,民眾也必須表現這方面的精神,傳達正確訊息。

109集會的最後局面,目前無法預料。但我認為馬來西亞的體質,絕對承受得起任何一場人民大集會。只要涉及各方不作過度猜疑、不作惡意攻擊,只要開放胸襟,就有一片廣闊的天空。我們其實不需要,活在「凡集會就亂」的陰影之下。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潘友來 20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