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06-01-12 失焦的一代

筆者曾在本專欄淺談語言政策、身份認同和國族建構,得到一些評論人的迴響,與此同時,也閱讀了Farish Noor在上星期五於《東方日報》的評論《大馬政治不容樂觀》,該文不約而同地提到身份認同和國族問題。

文章提到,除非大馬人能跨越族群分化的狹隘邏輯,我們將無法打造以公民權益為基礎的政治文化,而後者才是所有人參與公共活動的平台……看著獨立半世紀後,國民依然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感到一頭霧水,從前追求的國族理念--「……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更是遙不可及。

文內也提到,獨立至今,國民依然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感到一頭霧水,筆者作為80後長大的年輕一代,尤其對此句特別感到共鳴,而華裔評論者對筆者有關華教看法的攻擊和反駁,顯然都忽略(甚至無視)了國民,尤其是年輕一代身份認同模糊的現況。

一些維護華教的評論者,而如果國家政策尊重文化多元差異,何來華教鬥士?筆者相信此言非虛,華教鬥士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這無法解決華裔年輕一代身份認同模糊的情況。80後的年輕一代,在國泰民安的時代長大,沒有親身經歷鬥爭的歷史階段,成長過程中,一切都由華族先賢鋪排好道路,沒有轟轟烈烈,只有安逸平穩。

從受教的過程中,國家認同是生長的土地,馬來西亞;文化認同,是悠遠的「文化中國」,中華文化是根植於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和生長的土地截然不同。

在國家和土地認同根植於年輕一代心中時,被灌輸的文化認同卻與這些認同距離越來越遠,到最後出現「東西分離」情況。

若較傾向於文化認同,會發現無法與環境和土地融合;若傾向國家認同,卻發現無法通過文化感受成長的土地,進而產生身份認同失焦情況,對本身身份究竟屬於土地還是文化,模糊不清,甚至對土地無法認同。

筆者在評論提到,對說華文和英文的地區嚮往,這包含的是文化想像和後殖民主義的影響。而我提到對印尼和印度不嚮往,並不是所謂的「移民」問題(那是一個國家的推力和拉力問題),和我論述的文化想像不相干。

不容否認,國家語言、教育、文化、經濟政策不平等,才出現各族競相為本身族群爭取權益的現象。但若一方極力維護,一方繼續不公平待遇,「冤冤相報」何時了?

這樣的惡性循環只會持續,而且會走向極端,族群分化更嚴重,觀點更狹隘。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下一代,對身份認同更加失焦,不知要認同國家還是文化,這是因為沒有經過國族建構而留下的後遺症。

鄭庭河2篇論述國族的文章,未免過於理想,無法真正契合社會現況,不瞭解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失焦的困境。然而,Farish Noor真正談到大馬政治造成的問題,並談到如果無法跨越族群分化,是無法建立公民社會。而這正是國族建構缺席造成的失焦現狀。

當然,國族建構前,各族權益必須獲平等對待,這是大前提。但華裔人士必須正視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失焦問題,而不是無視之。畢竟,時代已經不同了。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廖珮雯 201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