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

21-01-12 反對黨愛扭曲事實

外評選讀:反對黨愛扭曲事實

納粹德國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曾說:「我們先要多報導,等民眾有興趣了,就可以誤導。」歷史學家認為,若此君二戰後依然存在,歐洲的猶太人可能全被消滅了。據說,他的宣傳讓希特勒更猖狂,也對猶太人更殘暴。散播假新聞、為不合理的原因扭曲事實,只散播對自己有利的消息,以及其他的骯髒政治手段,都能誤導民眾。這在我國也是家常便飯。

去年4月砂拉越州選舉時,反對黨將國陣的優點批評得一文不值。他們通過炒作原住民傳統習俗地課題,展開名為「自由砂拉越電台」的非法廣播,以及通過傳單散發遭扭曲的消息,鼓動民眾憎恨首席部長丹斯里泰益瑪目。經過扭曲的消息,更容易吸引群眾的注意。所以政府不必什麼課題都回應;有時應該主動出擊,挑戰對手。

反對黨人士常說:「若我們明天執政,會立刻降低油價,並將石油盈利的20%歸還沙巴、砂拉越、吉蘭丹、登嘉樓州。」可是,實現這些承諾的基礎,卻是「如果執政」。他們若真這麼做,國家一定會迅速走向破產。此外,由於物價高漲,他們也說BN代表「Barang Naik」(調高物價)。他們宣稱,從前帶50令吉去買菜,可以買滿滿一籃的菜;如今帶50令吉去買菜,卻只能填滿菜籃的1/4。

的確,政府制定了各項轉型計劃時,設計了許多新的縮寫。要向鄉下人解釋這些縮寫的涵義也不容易。靠著「任何政府都有責任推動發展」的說法,反對黨輕易地否決了國陣建設民族國家的努力。其實,馬拉威、加納、緬甸、菲律賓等從前與大馬平起平坐的國家,如今都被我國拋在後頭。來屆大選中,大家都要提防這些扭曲事實的人。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转载 作者Zulkifli Jalil是《馬來西亞前鋒報》新聞編輯。
《馬來西亞前鋒報》評論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