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26-09-11 亞洲應團結應對經濟危機

許多人都認為世界的經濟中心正向東移。擁有世界大半人口的亞洲在全球經濟風暴之前,其全年生產總值就佔全球的30%了,經濟也高速地增長。正當西方國家在經濟及政治決策上猶豫不決之際,中國何時會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亞洲人的生活水平,比起西方國家,將會提高多少呢?

當然,亞洲的潛能是很大的。哈佛前任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將亞洲的崛起與200年前在西方發生的工業革命比較,說:「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大約有50%,但以目前亞洲的經濟增長率,生活水平可能會上升100倍,達10000%。」

因此,我們有很好的理由感到樂觀,我們有穩健的經濟基礎,有年輕、龐大、有生產力的人力資源,也採用西方多種理念及作業方式,如自由市場、經濟學、科技等。但是,我認為,接下來數年,亞洲必須先克服全球經濟危機的種種困難,建立一個更繁榮的亞洲經濟區,並配合尋求改變的新社會經濟力量,才能守護亞洲的地位。

各國經濟是互相影響,互相依靠的,因此西方國家經濟衰退,金融體制發生巨變,亞洲也不可能不受影響。中國外匯儲備的3萬億美元中,超過一半投資在美國政府與企業的債務上,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也基本上仍是亞洲國家與企業債務及金融市場的主要投資者。而且,美國人的消費能力是印度與中國消費者加起來的5倍。

面對這麼大的危機,問題是亞洲是否有足夠信心應對。儘管亞洲國家政府不斷說要抗衡西方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壟斷地位,卻無法在如中國銀監會(CBRC)主席劉明康或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總裁丹斯里潔蒂這樣有資格的亞洲人下團結一致。

如果現在是亞洲的時代,我認為各亞洲國家的政府就必須確保亞洲在國際經濟領導上享有更多話語權。全球經濟危機已顯露出亞洲國家避免過於依靠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應更重視內需及亞洲國家之間的交易及投資。

亞洲需要增強其金融架構,以促進區內投資。由於亞洲國家都享有共同的未來,因此必須在沒有西方國家的干涉下,更多地相互直接投資。

亞洲也需要一個亞洲的信用評議機構,以更公正地評價亞洲國家的信用。我至今仍不明白為何中國的惠普信用評級比西班牙低。國家信用評級將深深影響世界對企業及國家的評價。

如果我們看看亞洲一路走來的歷程,就會發現「亞洲崛起」並不是什麼新現象,稱「亞洲的回歸」更能反映現況。我相信亞洲會有光明的未來,但要有這樣的未來,亞洲國家之間必須要有更深的情誼,也要克服社會經濟改變所帶來的種種挑戰。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转载 本文摘譯自聯昌銀行集團首席執行員納西爾(Nazir Razak)
於2011年9月10日在馬中經貿投資國際大會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