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星期四

29-09-11 500年前,500年後

馬六甲舉行葡萄牙文化節,紀念500年前葡萄牙人來到馬六甲。

說“來到”,很是溫柔;紀念方式是載歌載舞,很是浪漫。

如同是節慶,可以輕鬆快樂以對;還可以發展成為旅遊項目,有額外紅利。

這是這片土地的可愛之處。

譬如,今年是九一八的80周年。你能想像說,中國人舉辦一個歌舞會,紀念日本人“來到”中國?

我只聽說,918前後,有人向日本人紀念碑潑漆,還有陣陣的反日示威。

當然,80年和500年時間相差很遠,歷史的創傷程度不能等比。

歷史是過眼雲煙,就看以甚麼心態看待。

不過,即使是輕描淡寫,歌舞迎之,然而,500年前的這段歷史,還是有深遠的效應。

讀過歐洲史,知道16世紀的葡萄牙,只是歐洲邊陲一個弱國;被排擠在群雄割據的歐洲之外,無法參與競爭。

這種處境,逼得葡萄牙人把眼光投向大海,航向未知的陸地。通過貿易商的傳播,知道遙遠的東方有一個位處海峽要衝,佔得貿易先機,成為富庶之地的馬六甲王國。

如果能夠控制馬六甲,就能控制和東方的貿易。

阿布奎的艦隊,40艘船,1千600士兵,配了一些鎗炮,就是所有力量。沿著非洲,來到印度,繼續往東,進入馬六甲海峽。

這時,城裡的蘇丹馬末,擁有1萬名守軍,以及向阿拉伯和土耳其購買的鎗火,準備迎頭痛擊葡萄牙軍隊。

不過,這位王朝的末代蘇丹,素質相等於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同樣天性多疑,輕信讒言,搞到宮庭內鬥。

一旦和葡萄牙開戰,內部分裂,軍隊潰散。一個月後,阿布奎在城裡歡慶勝利,蘇丹流落各地。

歷史上第一個馬來人建立的輝煌王朝,就如此結束;以後446年的外國統治,使馬來人失去主權和民族主義尊嚴。

然而,從這一刻起,馬來民族主義埋下種子。

獨立前後,馬來民族主義復興,開花結果;到了21世紀的今天,儘管全球民族主義退潮,但是,馬來民族在本國依然是強勢主流。

各國的民族主義政黨都已經消失,或是轉型,如土耳其的共和人民黨、中國國民黨、印尼民族黨;惟有馬來西亞的巫統,可以力挽狂瀾於不墜。

瞭解這段歷史,可以讓我們更加瞭解馬來民族捍衛政治主導權的心理。

500年後的今天,馬六甲海峽風平浪靜,葡萄牙後裔在葡萄牙村悠閒度日;文化節以“來到”取代“佔領”,以歌舞代替戰爭。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鄭丁賢‧201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