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關華教的好消息接踵而來,單純從教育的角度看,只要是好事,既有助於華教的發展,也讓我們的莘莘學子從中受惠,就應該獲得表揚。
但我們仍然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教育,始終離不開政治,不管你怎樣撇清,看似簡單不過的教育活動,朝野政黨不是想要從中邀功,就是暗中較勁,讓人聞到了濃濃的大選味道。
現實就是如此,政治無所不在,既然無法閃避政治,那你就只好去面對它。這也是為甚麼,許多參與教育事業的人,要去接觸政治,去理解政治,甚至參與政治的原因。
然而政治一點也不好玩,教育一旦和政治沾上了邊,就很難避免不被政治所捆綁,不管你是站在哪一邊,講了甚麼話,還是做了甚麼決定,都可能動輒得咎,惹來滿身議,搞不好,還會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我們常常把大馬的華教史比喻成一段血淚的奮鬥史,從英殖民時代開始,到獨立之後,我們一直都充滿了危機感。有時候,我們甚至悲觀甚於樂觀,幾乎悲觀到看不到前路。
然而,有時悲觀也是一種力量。因為悲觀,反而讓我們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意識;因為有了危機意識,我們反而得到了很多的提醒和啟示,提醒我們要謹慎小心,警惕我們勿輕言放棄,鼓勵我們勿向現實低頭。
我們都期盼華教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但我們也要認清,只要政(治)教(育)糾纏,華教真正的春天,就還沒有真正到來。如果我們放鬆了警戒,嚐到了一點甜頭,就得意忘形,而忽略了自我醒覺、自我警惕的重要性,那對華教未來的發展,反而會好事變壞事。
我們當然不希望這樣的局面會出現,所以,我們希望我們華社各個領域的領導人,不管是商界的,文化界的,還是教育界的,都不要因為一時的麻痺和疏忽,而在日後發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慨。
其實,我們要求的並不多,但也不只是更多的撥款而已。我們期盼的是更公平、更制度化、更開放、更透明的教育政策,不是基於政治考量的教育操作。
華教的春天,看似近了,其實還很遠,也很曲折;但無所謂,重要的是,要堅持,不要放棄!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林明華‧201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