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纳吉在“全球中庸运动国际大会”上宣佈成立“中庸研究院”,从各个层面包括民主、法治、教育、人类尊严和社会正义,进一步追求中庸和平衡。全球中庸运动国际大会与会代表围绕著政治改革的议题,进行了一次深具意义的交流与对话,一致认为民主与自由是世界的潮流,也是人类的希望。但民主的改革与自由的追求,必须在安定的环境下,秉持中庸的原则,以和平的方式逐步推行,人类的福祉才能获得切实的保障。
首相是近几年我国系列重大政经改革的主导者,而我们预期“中庸研究院”的设立正是政治改革的具体呈现。虽然此次出席大会的嘉宾来自36个不同的国度,各国国情迥异,歷史条件相去甚远,改革的內涵也不尽一致,甚至改革成果大异其趣。但对民主自由的基本信念,以及对中庸渐进改革的实践原则,能够形成共识,显示在目前新的世界形势下,中庸民主渐进改革是超越国界的普遍性价值,是人类迈向新文明的共通理念。我们由此更加確信近几年来我国政经改革路线的正確性,面对未来应该具备更多信心。
改革是一个复杂尖锐的歷史过程,涉及各种价值的衝突、利益的抗爭、认知的矛盾,使得在旧结构、旧秩序向新结构、新秩序转化的同时,面临强烈的挑战,可谓步步艰危,稍一不慎,即有可能陷於全面崩解而致社会动乱。因此一位负责任的改革者,必定以中道为最高原则,力求维持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以便逐步实现改革的理想与目標,绝不使整个情势失控,导致发生流血革命的地步。这次大会定调为中庸,强调和平与安定对改革的关键作用,正面启示和负面教材兼而有之,格外具有深意。
近几年来,我国在政经改革过程中,没有例外地与世界其他类似国家一样遭受来自各方面的衝击与挑战,环境之复杂、矛盾之尖锐,隨时有陷於失控的可能。但是首相秉持坚定的改革信念、採取中道主场,整个社会多元意见,避免造成两极尖锐对立;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循序渐进避免大动荡、大起伏的危机。首相纳吉告诉与会嘉宾宽容与谅解才是目前乱世的“解药”,而极少数穆斯林的极端行为,並不能真实反映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信仰,对照眼前的事態发展,这番苦口婆心的谈话並非虚言。
此次大会以各国主导改革的认识和经验,对目前中道改革问题的数点分析,涵盖了政治与经济因素,包括了原则与手段层面,確实是对许多国家推动民主再转型与中庸治国极具卓见之论。其中关於推动改革政策的优先次序一点,尤其指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般研究者分析,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推动的改革过程中,並未正確把握政治与经济改革的优先顺序,也缺乏中道理念,以致最终陷於失控局面。此一失败经验已经提供给世人一个重要启示:在威权政体中进行改革,经济因素是重要的前提条件,经济改革必须优先於政治改革,至少要与政治改革同时並进;不过,中庸之道是政经改革成功的润滑剂。
必须强调的是,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没有止境的过程。中庸和谐固然是推动改革的必要条件,但只求中庸和谐而忽略改革,其结果是足以侵蚀中庸和谐的社会环境,造成中庸和谐与改革进步双双落空。近几年我国政府推动的经济转型与政治革新,固然取得显著的进步,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然而旧时代的旧问题並未完全解决,而新时代的新问题又不断涌现,可谓新旧弊端交相而来,带给社会极大的衝击,如果不予以正视,势將动摇整个社会的安定局面,后果堪虞。因此,在强调中庸和谐对改革的重要性时,必须同时坚定改革的信念,拿出最大的魄力,一举革除新旧弊端,不达目的绝不终止。
此次中庸运动国际大会的交流,获得中庸和谐的改革共识,诚然是深具哲理经验之论。但人们不应忽略了政治领袖必须是深具改革雄图壮志的有作为的改革者,唯有勇於改革者,树立为人景仰的改革绩效,从而他们强调的中庸和谐的改革的重要意义,才更具启示价值。这是我们在解读“中庸和谐”这个词匯的意涵时,应有的正確认识。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社论 201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