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6日星期四

06-01-11 市民苦迎涨价风

从旧年跨入崭新的一年,有个玩笑话是这么说的:跨年、跨年,还真难跨。为甚么?因为很“黏”,根本跨不过去。过去,这只是揶揄年轻人彻夜不眠,疯狂倒数迎新年的玩笑;今时今日,对一般小市民而言,却变成了真正难熬的新一年。

即便是勉强跨了过去,日子一久也倦怠麻痺勉强適应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真正卸下经济重担,重展笑顏。但至目前为止,市井小民的消费痛苦指数仍未达最痛状態;农历新年后,蠢蠢欲动不得不调整的物价,才会真正让人体会万针扎进肉里且具长效的刺痛。

经济起飞,气候骤变导致农作物歉收,物价只会越来越高固然是趋势,但从来没有一年的情况曾像今年如此夸张。像是挥別2010,在前头热情迎接的只剩多双要更多钱的看不见的手。

麵包、蛋糕业者抵不住原物料成本高涨,逼得商品不得不涨价,尚算情有可原。最无法接受却也得硬吞入肚的,莫过於一声令下就莫名调高1%的政府服务税。现在只要到快餐店或稍微广为人知的餐厅用餐,要额外多付的不再是总数的5%,而是6%;再加上餐厅自行徵收10%的服务税,消费者的皮一次就被剥好几层。

更无法理解的是,所得税徵收百分比並没有因为人民在平常消费时已缴交更多的服务税,而相应作出合理调整。这无疑是变相涨价。加重人民经济重担,潜藏的1%为首要敌人。

次要敌人更囂张了!它连招呼都不打,目中无人如豺狼化身登门入室。过去,不想出门花钱消费、饱受塞车之苦的话,可留在家里转转遥控器,看看电视节目消磨时间。而今,就连收看付费电视都得额外再多给6%服务税。我能不能知道,多付的这些钱,究竟將协助国家哪个领域的发展?

现在,凡常到霸级市场购物、熟悉物价的消费者,只要稍微瞄一下,就能知道哪些物已静声涨价。说真的,茶餐室饮料业者能挨到今年才涨价,確是相当不容易了。忘了是在去年的哪个月份,即溶冲泡饮料,不分品牌种类,几乎已全涨了10至20%。这逼得消费形態不得不往“无特价,就不消费”的极端方向倾斜。

再到传统菜市场走一圈,別说是在农历新年期间要大起10至30%的石斑鱼和大明虾等佳节海產,就连是在常日端上餐桌的鱼虾类,价格也只有直起不落。还有百货公司的停车费,也调涨了百分百。

农历新年將至,芦柑蕉柑涨了15至30%,佳节饼乾也反映麵粉、白糖及人力成本,小小一罐就要价十几二十令吉;服饰价格也因棉花歉收而上扬。想要穿新衣戴新帽过好年,恐怕要先掏出更多的银子。关於2020高收入年?这对小市民如我而言,是比登上月球还要难的奢望。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作者:陈慧娇‧20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