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

16-09-11 茨廠街風貌神采蕩然無存

中秋前夕的一個夜晚,我帶著一絲念舊情懷來到茨廠街,期待捕抓一些童年歲月的往事,回味一下半世紀前的中秋片斷。

記得小時候家住吉鄰街(Klyne Street,現今的Tun H.S.Lee於聖約翰中學那頭)義豐店舖樓上,從那兒步行20分鐘即可抵達茨廠街。最讓我懷念的是跟母親於中秋節前,到這兒挑選心愛的燈籠、購買月餅、柚子、菱角、黑瓜子、小芋頭,還有豬籠餅;然後吃碗乾撈面,喝杯甘蔗水、豆漿或豆腐花,這麼簡單的事,就足夠讓我樂上好一陣子。

多年後的這個細雨綿綿夜晚,當我再踏足這曾伴我成長,累積幾許童年溫馨的古老街道和商店時,才愕然發現這條老街的風貌和神采已蕩然無存。我性急地從街的這頭走到另一端,企盼找回童年時對茨廠街的熟絡感。可是,整條街除了例常高掛的紅燈籠,再也找不到一處親切的回憶,尤其是那些被掛在商店門外的燈籠,尤其是哪些被掛在商店門外的燈籠,有打架魚、金魚、兔子、大象、金龍、花籃、楊桃、跑馬燈等,如今只能成為兒提的歷史檔案;取而代之的則是現代商品、服裝、首飾、光碟、手錶、電玩用品、外來手工藝品,以及一大堆冒牌貨品,茨廠街已不知何時淪為一個沒有自己特色的旅遊景點。尤其每年的中秋佳節,我們以為按例邀請名人提提燈籠,拍拍照亮亮相,敲鑼擊鼓舞獅助興,參與萬人出席的盛會,就是延續大馬華人的傳統。其實,這不過是吸引遊客的商業手法,奈何內容空洞老套,缺乏創意與活力,茨廠街的“唐人”文化與精神,早已不知去向!猶如陶傑在他最近到訪大馬時,感歎“吉隆坡到處都是商場,沒有檳城和馬六甲的性格,失去了獨特個性”!

在我兒提記憶當中,50年代的茨廠街特色包括除了名噪一時、顧客如雲的茶樓(如今已淪為快餐店)、書局、香港鞋店、木屐檔、糖果檔、水果和栗子攤、傳統的麵粉雕塑小攤、中華巷以及裡頭的野味檔、草藥攤、小食攤,戲院、豆腐花、龍眼羅漢果水、雲吞麵,還有在它外圍的恩記唱片行,蘇丹街裡的上海書局、夾在小巷裡的生記與雙英齋酒家,以及舊式理髮檔口等,可惜好一些已消聲滅跡,不知去向。

徘徊在茨廠街上,我感受到的不是它的文化氣息,而是哪些路人隨意丟棄的垃圾的髒亂,還有停泊在大路旁,妨礙交通,候客敲竹竿的的士。在這條古老的街道上,我嗅不到任何有關唐人街的味道,只嗅到在繁忙行駛的車輛所排出的廢氣中,參雜從溝渠發出陣陣腐爛刺鼻的臭味。眼見快餐文化、旅店、各種飲食業、外勞、垃圾、老鼠充斥在這條陳舊老街上,我們何時才能締造一個具代表性的中心,而又能融匯大馬華人各籍貫的文化、歷史、歌謠、戲劇、服裝、食物、傳統手工藝品等等,讓它轉化成為吉隆坡唐人街一處乾淨亮麗,而又充滿生氣活力,以及一個是完全屬於它自己獨特文化、歷史的旅遊中心?

陶傑在談到吉隆坡給他的印象時一針見血地說道:“我希望吉隆坡和香港不要越來越像,要越來越不像;做人也是,勿要求每個人像別人,要像自己,做自己。”所以他希望大馬政府別犯類似錯誤。

當我們正在探討如何維護吉隆坡華人的歷史和根之際,我們除了需要保存這些歷史性的建築外,也要肯定先賢開拓吉隆坡的貢獻,並將他們簡樸、耐勞、刻苦、奮鬥的精神面貌,呈現在世人眼前,把大馬華人的獨特籍貫文化特色,融入茨廠街各種日常商業的運作裡頭,一勞永逸地把根留住,同時亦可讓老祖宗的精神與智慧代代相傳。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黃晉亮 20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