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星期六

03-09-11 英雄流淚不流血?

歷史人物是否是民族英雄,歷史學家說了還不算,必須攤開當時的史料,根據歷史人物的所作所為加以判斷,才能還原歷史真相,以及歷史人物的真實面目。

1952年12月4日的《星洲日報》報導,英屬馬來亞聯合邦政府懸賞緝拿馬來籍馬共黨要鴨都拉斯地(Abdullah C.D.),活抓7萬5,000元,擊斃3萬5,000元。另外,自緊急狀態開始到1952年10月,馬共馬來籍黨員的損失,計有162人被擊斃,57人生擒,170人投誠。

鴨都拉斯地就是馬共末代黨主席阿都拉.西迪,已逝。當年32歲,出生於霹靂州甘榜林波甘南。1947年參加馬來國民黨(PKMM),歷任雪州馬來人工會秘書,泛馬職工總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曾出席在印度舉行的泛亞職工代表大會,1952年擔任馬來亞民族解放軍第10支隊政委。

當時,東姑阿都拉曼領導的巫統,正在跟馬華聯手參加吉隆坡市議會選舉。之後,再進一步拉攏國大黨組成聯盟,參加1955年馬來亞聯合邦自治選舉,並取得壓倒性的勝利。東姑順其自然當上自治政府首席部長,翌年,與新加坡首席部長馬紹爾一起跟馬共在華玲舉行和談。

和談以失敗告終,於是,自1949年正式開展的馬來亞民族解放武裝鬥爭,便一直延續到1989年才結束。

至於1950年麻坡武吉哈蓬事件,1999年6月24日的《南洋商報》有一篇題為〈觀歷史傷口〉的專訪,它引述事件的倖存者哈芝尤索夫的追憶。

說明事件發生在當年2月23日凌晨4點45分,圍攻警局的游擊隊約有200人之眾,由一位名叫英亞英特拉的馬來人領導。結果,24名英殖民政府的警察及家屬死於戰鬥中,倖存者4人。

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進攻者為國家獨立而戰,24名警察為英殖民統治而犧牲,那是再清楚不過的事實。

以事論事,爭取獨立的功勞,當然少不了巫統,只是搶淨功勞卻不符合歷史事實。馬共及其民族解放軍,仍有一定的記載!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陳頌光 201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