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新聞系時,一位同學的志願是當戰地記者。
“戰場,是新聞從業員的最大挑戰;有危險,才有血有肉,也才有最真實的紀錄;即使犧牲,也有價值。”
對於任何一位有正義感,有使命感的年輕人,這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當然,和很多人的理想一樣,他的這個理想並沒有實現。
後來,他選擇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過著平淡的日子。戰場上驚險和英勇,只能通過電影的畫面來滿足。
而對在索馬里犧牲的馬新社攝影師諾法祖,他把想法化為行動。
索馬里的任務,他自動請纓,向馬新社要求派他前往。
這是一種可貴的專業精神。
邱吉爾年輕時,當過戰地記者。他曾經到過古巴、印度、南非報導戰爭。
在他的著作裡,沒有強調自己是為了甚麼神聖目的,而只說自己是要體驗不同的生活,瞭解國際形勢,也在於賺取一些生活費。
有一次,他在南非一次戰役中被俘,結果成功逃走;敵方還出價25磅懸賞他。
幾年後,他在自己的書房裡,將懸賞他的告示掛在牆上,並對來訪者說:“這是我的全部價格,25磅!”
邱吉爾是軍校畢業,自然懂得在戰場上的求生術。
大文豪海明威也曾經當過戰地記者,足跡遍佈歐洲戰場。他的幾本名著,《戰地鐘聲》、《戰地春夢》等,都是從戰場上的歷練。
而華文世界中的戰地記者,出色者不多,香港的張翠容是其中一個。
世界哪一個角落有戰事,張翠容就會趕到現場,作第一手報導,從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都留下她的足跡,以及文字和照片。
幾年前,張翠容到吉隆坡,我和她在嘛嘛檔吃飯聊天,談了不少她的戰地經歷。
當戰地記者,隨時都有性命危險,張翠容幾次遇險,包括曾經被塔勒班用鎗指著頭部。
問她是否害怕?
她說,不怕是假的。死亡陰影的籠罩,是一種折磨。
但,內心的一股動力,卻一再驅使她到最危險的地方,而把對死亡的恐懼壓下。
必須做的,是瞭解安全狀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
“只有重視自己的生命,才懂得尊重他人生命!”
對於諾蘭,這番話遲了一些;對未來的大馬的戰地記者,則是寶貴的一刻。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 201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