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21-09-11 一條nasi lemak街

最近讀香港作家也斯的《人間滋味》,收穫良多。作者通過描寫美食的文字,傾訴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與生活,並跨越國界,從異國精緻的美食,思考文學與藝術的未來。

其實,把口腹之欲和文學相扯一起的,除了也斯,還有中國已故作家汪曾祺。後者的《五味》一書,用細膩的文字,不僅把食物寫活了,也把吃的感受和吃的氛圍,寫得生趣盎然。

食物,果腹之餘,在人的生活中還佔了其他重要的位置。

它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它凸顯一個民族的文化,同時,它也能在不同民族之間,扮演搭橋溝通的重要角色,就像也斯在書中所敘述的,猶太人格蘭對中國麵條和漢堡包的迷戀,美國人羅傑對日本料理大開眼界那般。

食物在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發揮的作用,是高高在上、動輒為單一種族權益搖旗吶喊的政客所無法瞭解的。

如果有外國朋友來,讓我介紹馬來西亞人的生活面貌,我一定會帶他去見識八打靈再也那條熱鬧的nasi lemak街。

幾位印裔大兄經營的Bumbung檔專賣nasi lemak和奶茶,不僅締造了馬來同胞都自嘆不如的nasi lemak傳奇,更如汪曾祺所說的,展現了民間吃的氛圍。

兩排店屋之間一條長長的後巷,排滿了座位,坐滿了食客,晚餐時間空桌難尋,蔚為奇觀。

在那條巷子裡,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錫克人……隔台而坐,族群比例均勻。

在那條巷子裡,不管是駕馬賽地的拿督還是穿金戴銀的拿汀、剛下班的白領麗人還是短褲配汗衫的工人、手拿iphone按個不停或是嘻笑不休的年輕人,大家都是“馬來西亞人”。

大家吃的都是一碟碟一模一樣的nasi lemak:香蕉葉上的椰漿飯配一塊炸雞、一片煎蛋、幾小片青瓜、幾粒香脆花生米和一點點辣椒。

在這裡,不分膚色、不分高低貴賤,摻雜著馬來話、淡米爾語、華語或廣東話的聲調中,有人低語聊天,有人開懷大笑,吃飯的氛圍熱鬧、和樂而融洽。

一碟nasi lemak,勝過千千萬萬句喊得聲嘶力竭的政治口號!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陳寶卿‧201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