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須分階段來論述,才會得出最能反映真相的史實,就像人生不能一概而論,也要分出青少年時期,成家立業時期和年老退休時期三個階段,綜合起來才容易蓋棺論定。
馬來亞共產黨作為我國最早的政黨,也必須分作:英殖民統治前期、日據時期、和平時期、抗英時期、5.13事件之前、5.13事件之後六個階段,才能論述得一清二楚,不致於囫圇吞棗!
同樣的情況,巫統的黨史也有階段性,拿督翁領導時期固然有別於東姑阿都拉曼領導時期,敦拉薩領導的日子雖然只有短短的6年,也算得上一個階段。馬哈迪當了22年黨主席和首相,當然自成一個時代,而後馬哈迪時代至今尚無一位獨領風騷的領袖,唯有讓它備存。
英殖民統治前期和日據時期,巫統尚未成家,只有個別馬來民族英雄,如:麥基佬、巴哈曼等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展開抗英鬥爭。而馬共自1930年成立之始,便為馬來亞各民族工人的福利展開階級鬥爭,英國撤退馬來亞後,它更成立馬來亞人民抗日軍,與英、美、蘇、中等國際反法西斯同盟聯手抗拒日本侵略軍。
日本投降,英軍回馬恢復殖民統治後,巫統於1946年成立,它與早一年成立的馬來國民黨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後者致力於爭取馬來亞,包括新加坡的自治與獨立,它則專注於馬來人及統治者的權益。在這個時期,拿督翁熱衷於聯合統治者與英國政府共同泡製不包括新加坡在內的馬來亞聯合邦憲章,而馬共則支持全馬聯合行動理事會與馬來人民力量中心聯合擬定的「馬來亞人民憲章建議書」。
東姑領導巫統之時,馬共早已投入抗英武裝鬥爭洪流裡。東姑是在戰火瀰漫之中,通過談判爭取到馬來亞聯合邦於1957年8月31日獨立,但卻與英國聯手延續剿共戰爭,致使後者長期潛伏在泰馬邊境。敦拉薩時期,也就是5.13事件過後,馬共揮軍南下,直到馬哈迪時代的1989年才簽署合艾和約,結束40年的武裝鬥爭。
分階段來看待歷史,最容易看出歷史人物的具體表現,以此評其功過,則最為客觀!
文章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胡排 201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