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之前,很少人預料,內安法和其它“惡法”,會被檢討和廢除。
部份人有這種期望,但是,卻是寄託在民聯身上;認為一旦民聯執政,新政府會廢除這些法律。
但是,這個期望,建立在兩種假設:
其一,民聯要能夠贏得大選,上台執政;即使能夠實現,卻不知是何日何年;
其二,倘若民聯能夠執政,也要有足夠的信心,不須依賴這些法律的“保護”。
畢竟,內安法、緊急狀態法、非法集會法等,已經是馬來西亞政治模式的固定成份。
雖然半個世紀以來,它的正義基礎和社會基礎都已大量流失,不過,它依然是權力的蜜糖,也是權力的黏合劑。
擁有權力者,需要鞏固權力,就須要各種強化權力的法律來維護權力。
916馬來西亞日的宣佈,改變了這個模式,大馬也走出了緊急狀態和內安法的歷史陰影。
而改革是來自執政黨,由現任首相主導,而不是等待民聯上台,更是一項震撼。
這項改革,把大馬的政治民主進程,推進了10年,甚至是20年。(新加坡震驚,但還沒有震醒。)
這不是納吉的倉促決定,但是,肯定是一項突如其來的宣佈。
納吉和少數開明部長,以及一些幕僚,瞭解整體的政治氣候,也知道中間選民的期望;全球化之下的民主呼聲,以及逐漸成型的大馬公民社會,都在催生政治改革。
如果國陣政府不能回應這些呼聲,不但會進一步流失中間選民和中產階級的支持,也乖離大馬要晉身現代國家的目標。
但是,任何的政治改革,都會遭到政府內的保守派和民族右派所阻攔。
過去一些開放措施,提出討論時,就有相反意見,即使做出決定,但在制定內容時,也會變質,打了折扣。
這一次,納吉做了決定之後,不動聲色;連許多內閣部長都不知情。
幾位部長身在外地,趕不及出席,大嘆失之交臂;也有一些部長摸不清情況,前言不對後語。
明顯的,納吉擔心出現阻力,會遭致變卦,因而把決定保留在手上。
當然,這是一次冒風險的做法;如果形勢掌握不好,可能遭到黨內,以及保守派的反擊。
但是,如果瞭解這是不能遲疑的正確做法,就必然要去完成。
而且,一旦做出宣佈,再也沒有改變的餘地。
納吉把個人的信譽,國陣的前途,都押在這個改革之上。任何的變掛,或是口惠而不實,會產生更大的殺傷力。
社會上有不同的反應,支持之外,更有懷疑和譏諷;但是,納吉和政府沒有其它的選擇,只有用誠意和努力,落實所有的承諾。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鄭丁賢‧201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