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0日星期二

20-09-11 建設節約型社會

隨著經濟起飛,中國逐漸成為全球未來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國民為奢侈品狂熱,並視為一種炫富的社會符號,這種過份炫富的心理已成為一種畸形的消費心態。

奢侈品不僅是中國有錢人的“面子”,也成為一些中低收入者想獲得他人尊敬的“裝備”,這種品牌就是身份代表的風潮正蔓延,豪華別墅、豪華遊艇、豪華汽車、豪華一日游、豪華套餐,已成為虛浮人生的奮鬥目標。

炫耀性消費心理把貧富差距鴻溝越拉越大,購買奢華品成了蓬勃興起的中產階級自我表現的炫耀行為,他們包括改革開放先富起來的一族及追求時尚的白領職青。這些年輕人購買奢侈品時,從不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為了名牌,不惜超前和負債消費。

奢侈品消費日趨年輕化,奢侈風漸漸吹入兒童消費市場,奢侈品已成為一種財富與身份的直接象徵,父母長期消費價格高昂的奢侈品,容易讓孩子產生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並形成攀比的負面心理。

未富先奢的消費心態敲響了社會警鐘,這種奢華之風不但帶來不良社會示範,間接也製造更多只懂得消費,不懂得貢獻的“敗家子女”。中國本是一個標榜“勤儉節約”的社會,但奢侈消費的熱潮,卻讓這些沒有在艱苦環境下成長的新一代除了懂得炫富外,已經忘了甚麼是人活著的目的。

美國消費模式在為全球經濟提供動力的同時,也加劇了世界經濟、貿易結構的失衡。隨著爆發金融風暴,我們除了看到一個炫耀財富的時代的結束,我們也看到華爾街用泡沫支撐而起的奢侈消費。

當資本主義與奢侈成為朋友時,它帶來的社會危機,不容我們忽視。從中國社會富二代的炫耀性消費心理,我們不得不認真看待我國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現代年輕人有必要被教育如何更聰明,更科學及更理性地消費。

當財富逐漸從西方轉移至東方,亞洲人的財富累積越多時,就漸漸地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有關的富二代其實應該多向瑞士人學習,把多餘的資金用在發展建設或慈善事業上。

置身在這種畸形的炫耀性消費時代,我國應該從年輕一族的生活開始,鼓勵適度消費,並建設節約型社會。我們都不希望大馬新生一代都是“高負債、高消費”的一族。

消費主義是一種被製造出來的慾望,年輕人的奢侈消費,需要社會的寬容和引導。但願我們能以更多耐心,引導年輕人明智及健康的消費。

文章来源:星洲日報‧作者:關悅涓 20110920